解锁“水密码”!跟随记者探访中山这一节水教育基地→
3月22日是第33个“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第38个“中国水周”。近日,记者走进中山公用水务节水教育社会实践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探访节水教育实践情况,了解节水科普知识。
据悉,该基地是首批获省水利厅验收通过并认证的广东省节水教育社会实践基地之一。它注重节水教育的实践性和趣味体验的互动性,同时充分利用产学研、社区活动等广泛开展宣传教育,让节水意识深入人心。

在基地展厅内,同学们可以借助图文展示、实物陈列、沙盘模型以及多媒体声光电技术,深入学习中山市水资源情况、污水处理流程、节水优先理念等知识,直观了解节水系统的运行机制,还能参与节水小游戏,获取实用的日常生活节水小技巧。

“节约用水的定义是?A.限制用水 B.不用水 C.少用水 D.合理用水、高效用水。”记者探访时留意到,展厅中央的“节水优先”主题板块设置有多媒体体验区,通过LED大屏和操作面板,可以进行节水知识趣味问答,在答题游戏中积累丰富的节水知识。此外,展厅内还布置有节水型花洒、节水型水龙头等器具实物陈列,让同学们体验式学习水知识,沉浸式感受水文化。

“中山市地处珠江三角洲下游,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7.71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7.1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77亿立方米。”基地讲解员介绍道。她表示,在日常生活中,节水其实并不难,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和掌握一些简单实用的节水技巧,如避免不必要的长流水现象,合理安排用水顺序,实现一水多用,都能减少水资源浪费;此外,使用节水器具、定期检查家中用水设备、及时修复漏水问题都是节水的重要措施。

2024年以来,基地开展各类节水教育活动50多次,接待来访参观及研学人员近1000人次,将科普阵地用好、用活,推动了节水宣传教育常态化。“欢迎同学们到我们基地研学参观,一起行动起来,让节水行动融入日常生活!”基地讲解员呼吁。
编辑 余晓霖 二审 江泽丰 三审 查九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