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家国有大行超5000亿元增资背后的主动作为
发布时间:2025-04-01 来源:新华网

备受瞩目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增资迎来重要进展。3月31日,财政部发布公告称,2025年,财政部将发行首批特别国债5000亿元,积极支持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就在前一日,四家银行分别在上交所发布公告,披露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四家银行计划募集资金总规模达5200亿元。财政部拟认购金额上限合计为5000亿元。

此次对国有大行注资背后有何考量?

“大型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也是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此轮资本补充属于‘未雨绸缪’的前瞻性安排,通过进一步夯实国有大行的资本基础,提升其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和抗风险能力,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表示。

资本是金融机构经营的“本钱”,是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基础和抵御风险的屏障。

从历史上看,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经历过多轮注资。专家表示,与前几轮国有大行注资重在消化不良资产、化解风险相比,此次注资更多是一种着眼长远发展的主动行为。

当前,我国大型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稳健,资产质量稳定,主要监管指标处于“健康区间”。从此次首批注资的四家银行情况看,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高于监管要求。

但同时也要看到,随着银行减费让利力度加大、净息差收窄、利润增速放缓等,银行单纯依靠内源融资补充资本面临一定压力,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渠道来充实资本。

根据公告,此次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计划募集资金规模分别为不超过1650亿元、1050亿元、1200亿元、1300亿元。

建设银行表示,本次发行是建行2010年配股之后又一次大规模普通股直接融资,创造了建行历次股权融资规模之最,体现出国家对国有大行的坚定信心及大力支持。

向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是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打好政策“组合拳”的落实举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表示,通过发行特别国债等渠道补充银行资本,可以发挥银行信用创造功能增大财政资金杠杆效应,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

据了解,发行完成后,中行、建行、交行、邮储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将分别提高0.86个百分点、0.49个百分点、1.28个百分点、1.51个百分点。

充足的资本意味着银行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发放贷款、投资等业务,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也有更强的能力抵御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稳定。

邮储银行表示,将优化发展重心与经营布局,提升资本内生积累能力,强化风险防控能力等,多措并举保障募集资金的合理、高效运用。

记者从交通银行30日举行的沟通会上获悉,交行将进一步加大对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特别是围绕支持新质生产力,强化投贷联动,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综合经营服务。

专家表示,长期来看,在补充资本的同时,国有大行需要进一步转换经营理念,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强化资本约束下的高质量发展能力。

中国银行表示,将以本次增加核心一级资本为契机,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强化全球化综合化优势,着力提升资本使用效率,切实向资本高效节约使用经营模式转型。

交通银行表示,要切实强化资本管理,将资本优先配置到战略需要、价值突出的业务领域,以更大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编辑:吴玉珍◆二审:陈吉春◆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