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产业组团位于13号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展馆。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展位。
南方日报讯 (记者/刘越亚)22日至26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本届文博会以“创新引领潮流,创意点亮生活”为主题,于主会场深圳国际会展中心16万平方米的空间内布局8大展馆,吸引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向世界全方位展示文化产业的创新成果与前沿技术应用,彰显广东以高度的文化发展共识与十足诚意迎接四海宾朋的开放姿态。12万件文化产品展出,52家分会场同期举办近300项展示交易活动,4000余投融资项目开启现场交易,让文博会有看头更有赚头。
“弄潮儿”齐聚人工智能展区
作为观察中国文化产业的“风向标”,每一年文博会上的“新鲜血液”都备受关注。本届文博会新设文化出海、世界与中国青年文创项目孵化、“文博会礼物”、人工智能等多个展区。其中,首次设立的人工智能展区成为焦点——机器人现场演绎咏春拳法、人机对弈围棋大战、现实版“柯南眼镜”等科技与文化融合场景,带来充满未来感的沉浸式体验。优必选、元象、影石创新、洲明科技等60余家头部企业携前沿科技集中亮相,覆盖机器人、无人机、智能眼镜、智能耳机等前沿领域,勾勒出“AI+文化”的无限可能。
博览与交易,是文博会不变的主题。多年来,文博会以展促商,以国际化的眼光,做贯通全国、链接全球的文化产业“大生意”。今年,文博会展期全馆将举办超120场新品发布会。合翼航空携全国首个获得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的低空观光航空器模型亮相,意大利国家官方全品类授权达芬奇文化中国推广计划项目、深圳云洲数字首发国内首家对话式开发者AI大模型等多个重磅新项目、新产品展出,“首发经济”的“热力值”有望再度飙升。
全球文化“顶流”同台竞艳
“一次文博会,神游全中国。”这是置身文博会的生动写照。一年一度的文博会,主会场成为各省份展示文化“家底”的舞台。从“淄博”到“尔滨”,全国文旅“顶流”同场竞技,各地带着“绝活”赴约。
本届文博会,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全部参展,实现大团圆式亮相。“文创中国”主展区面积较上届大幅扩容,从1300余平方米拓展至3000平方米,吸引100余家机构、企业以及知名IP携手呈现一系列重量级文创产品。从敦煌壁画的古韵到三星堆考古的神秘,从景德镇陶瓷的精致到贵州苗绣纹样的灵动,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科技在此碰撞交融,展现出全新的生命力。
13号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创新展,成为大湾区“9+2”城市群竞相展示文化魅力与创新发展成果的高光舞台。该展区全面呈现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发展与合作的丰硕成果,集中展示广东21地市、香港、澳门的一批优秀品牌企业和特色产品。
国际文化贸易“朋友圈”升级。本届文博会吸引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305家海外展商线上线下参展,同时邀请110个国家和地区、预计3.5万名海外专业观众线上线下参会,文博会国际化“朋友圈”从60多家增至70多家。国家博物馆、法兰克福书展、埃及国家级文创(埃及复刻宝藏公司)等一批头部机构、企业亮相。
国内参展阵容同样星光熠熠。展会吸引了包括全国文化企业30强在内的众多知名文化企业,以及国内国际头部品牌企业近300家,其中首次参展的头部企业与机构超过60家。杭州深度求索、游客互动、宇树科技、成都可可豆动画、浙江大丰实业、泡泡玛特等来自全国各地文化产业的新锐力量、新消费品牌以及新质生产力领域的“顶流”企业齐聚一堂,共同编织出一幅文化产业多元融合、创新发展的图景。
自2004年扬帆起航以来,文博会始终立足南粤大地,持续向世界诠释着“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以及行业“风向标”的意义。
◆编辑:吴玉珍◆二审:陈吉春◆三审:周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