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经济如何“内外兼修”?
发布时间:2025-05-24 来源:南方日报

关税战下,外贸第一大省广东能否承受外部重压?

5月23日,广东省统计局发布的前4月经济数据显示,工业、消费和进出口等主要指标表现平稳。尽管对美国出口同比下降3.8%,但出口仍同比增长2.1%。

“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省统计局给出研判。面对外部风云变幻,外向型经济体广东经受住严峻考验,经济韧性充分彰显。

特别是随着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持续落地见效,消费需求进一步回暖,这为广东应对外部冲击带来了更大的底气和回旋空间。

如何做到“内外兼修”,广东有哪些招数?

经济韧性▶▷

制造业增长4.1%,加速迈向中高端

经济稳不稳,对于制造业大省广东来说,首先要看工业。

数据显示,1—4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其中,制造业增长4.1%。工业、制造业稳住了,就能稳住经济基本盘。

这背后离不开重点行业的有力支撑。比如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7.7%,汽车制造业增长7.8%。

从产品来看,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民用无人机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2.9%、36.4%、48.6%。近年来,“广东制造”加速向中高端迈进,产业结构向新向好态势明显。

走进深圳宝安区的安诺机器人公司生产车间,一台台工艺精良的机器人咖啡机正被工人熟练地打包装箱,等待运往海外市场。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机器人奶茶机、冰淇淋机、咖啡机等AI餐饮机器人产品已出口至欧美、东南亚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机器人产业的爆发并非偶然。作为全球兼具机电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少数地区之一,广东还拥有雄厚制造业基础及广阔应用场景,有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占得先机。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湾区低空经济研究院院长朱克力认为,广东制造企业通过技术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从传统代工模式转向自主品牌建设,逐步摆脱低端锁定困境。这种转型升级不仅增强了应对贸易摩擦的抗风险能力,更在全球价值链中开辟出新的价值空间。

“内外兼修”▶▷

进出口增长4.9%,消费需求回暖

美国挑起的关税战,扰乱全球经贸秩序。外贸第一大省广东,无疑是观察中国经济走向的重要样本之一。

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统计,前4个月,广东外贸进出口2.96万亿元,同比增长4.9%,增速快于全国2.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86万亿元,增长2.1%;进口1.1万亿元,增长10.1%。

尤为难得的是,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增速均较一季度有所加快,这也意味着广东外贸增速在4月当月实现逆势提升。

“关税战一度让我们的美国订单生产暂停,但是得益于我们之前的市场布局比较多元,实际受到的影响并不大。”东莞市堃鸿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志刚说。

该公司主营塑胶玩具、钥匙扣等促销礼品,其新开发的自主IP毛绒玩具,搭载AI模型,可实现语音互动,在今年的广交会上一经推出,就收获数十万美元订单。

“内外兼修”,两条腿走路,才能走得稳、走得快。

在稳住外贸的同时,广东消费需求进一步回暖。1—4月,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0%,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4月,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9%。

近段时间,泡泡玛特旗下的LABUBU新款发售火爆全球,“快乐”生意带热了潮玩市场,这也让众多东莞潮玩企业受益。

“跟去年四季度相比,今年一季度,我们的自有潮玩品牌产品总销售额增长超过300%!”广东哈一代玩具股份有限公司营销总监黄媚说。

该公司打造的本“潮”纲目中药玩偶系列,将中医文化与潮流玩偶巧妙融合,在展会上推出后,大受年轻人喜爱,其展位经常成为热门打卡点。

政策发力▶▷

为企业减负松绑,营造高效制度环境

制造业的平稳增长,特别是消费需求的回升,这是市场信心不断增强的体现,同时也离不开相关政策的带动。

今年以来,随着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终端消费品制造大省广东受益匪浅,优质广货除了远销全球各地,也受到本省消费者的追捧。

在补贴政策的撬动下,1—4月,广东限额以上单位通信器材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9.5%、44.0%、46.8%、60.6%、29.2%,其中4月同比分别增长25.7%、86.9%、65.4%、123.5%、156.9%。

宏观政策既要紧扣经济形势变化,也要回应社会关切和市场预期。

4月以来,为应对外部不确定性,我国及时对宏观政策进行调整,从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到“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精准聚焦“四稳”,精心呵护来之不易的良好发展态势。

对接国家政策落地,落实落细举措重点,仅4月以来,广东围绕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等多方面,密集推出多项政策举措,拿出真金白银,让居民和企业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广州市莱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对“卡脖子”生物技术进行攻关,利用柑橘果渣果皮生产出优质果胶、柑橘纤维,是国内唯一掌握全产业链核心技术并打入欧美成熟市场的中资果胶企业。

该企业负责人表示,关键技术的研发突破,离不开税收优惠等政策的支持,2024年至今,企业仅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优惠金额就达到429万多元。

“广东有效应对外部冲击,这体现了广东产业的韧性,同时政策层面的制度创新也功不可没,例如税收优惠政策、通关便利化改革和自贸试验区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更高效的制度环境。”朱克力表示。

有风有雨是常态。历经风雨洗礼的广东,高质量发展成色更加亮眼。

◆编辑:李靖◆二审:冯嘉扬◆三审:赵伟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