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博会数据看中国文化产业澎湃动能
发布时间:2025-05-26 来源:新华网

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5月22日至26日在深圳举行。历经21届发展,文博会记录了中国文化产业迸发出的澎湃动能,文博会也从“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迈向“国际文化产业头部展”。

今年的文博会首设人工智能展区,重点突出博览和交易功能,多项指标迎来新高、多个项目属于首创。

5月22日拍摄的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5月22日拍摄的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繁荣场景展示文化产业蓬勃动力。第二十一届文博会中,12万件文化产品现场展示,4000多个投融资项目现场交易,22项促交易措施落地,展馆展览总面积16万平方米,6280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比上届增加265家。其中,线下参展企业3300家,比上届增加224家;线上参展企业2980家,比上届增加41家。

——“海外朋友圈”进一步扩大。海外展商、海外专业观众等国际合作多项指标达历史新高。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305家海外展商线上线下参展,国际化占比达20%。其中,线下参展海外展商132家,线上参展海外展商173家;覆盖65个国家和地区,包括线下参展国家和地区40个,线上参展国家和地区25个。来自110个国家和地区的共3.5万余名海外专业观众线上线下参会,其中1.2万余名线下参会,2.3万余名线上参会。

在深圳举行的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文创中国”展区大幅扩大,吸引全国各地百余家机构、企业参展;泡泡玛特、东莞“中国潮玩之都”产业集群等潮玩产品代表也集中亮相。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在深圳举行的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文创中国”展区大幅扩大,吸引全国各地百余家机构、企业参展;泡泡玛特、东莞“中国潮玩之都”产业集群等潮玩产品代表也集中亮相。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博览会交易功能“硬实力”增强。作为一场国际化、综合性的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交易力”是文博会的“生命力”。第二十一届文博会展期组织近200场包括新品发布会、招商引资、项目签约、订货会等在内的活动。仅开幕式首日,广东展团18个重点项目在现场顺利签约;湖北省有关企业完成了6个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签约,总金额达28.3亿元;浙江省莲偶科技(海宁)有限公司实现签约金额7亿元,拿下本届文博会开展以来浙江参展企业最大订单……数据显示,自第一届文博会开办以来,文博会累计成交额突破3万亿元,服务企业超4.5万家,展示展品200万种,堪称全球文化贸易的“超级市场”。

——文化产业带动作用明显。广东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广东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508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1.0%。其中,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1963亿元,增长8.2%。2024年,深圳市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3754家,实现营业收入12875.08亿元,占全省的51.5%、全国的9.1%;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长12.1%,高于全国、全省平均增速6.1和5.5个百分点。

◆编辑:吴玉珍◆二审:陈吉春◆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