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眼惊艳!翠亨新区滨河景观示范段正式运营“喜迎春”
发布时间:2023-01-19 来源:中山网

中山网讯   临近春节,由中山翠亨新区水利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中建八局施工、中山翠亨建汇园林运营维护的翠亨新区滨河景观示范段正式运营开放,成为翠亨新区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滨河水利示范点文章1.19138.png

image003.jpg

现场图

景观工程示范段位于翠亨滨河整治水利工程-茅龙水道(横六涌以北、和信路以南),沿茅龙水道东西两岸分布,北接翠湖公园,东临未来大道,南北纵深约550米,占地面积约7.73万平方米。

滨河水利示范点文章1.19614.png

▲示范段完工效果图

休闲好去处!三大特殊分区提供多样化绿道体验

本次示范段的一河两岸均南北向贯穿设立绿道,共打造三个各具特色的分区,分别是东岸的“嬉戏湿地区”、“水岸密林区”及西岸的“木玲花径区”。

“嬉戏湿地区”位于示范段东岸北侧,临近和信路与未来大道交叉口,作为示范段的东岸主入口,通过漫游步道及水畔广场的设立将市民引入内部湿地景观,通过穿水栈道及亲水平台的设立给市民提供多样的观水空间体验。

“水岸密林区”位于示范段东岸南侧,场地南北贯穿两级绿道,利用两级绿道间的高差打造“河畔剧场”、“波纹平台”及“嬉游草坪”三个节点,分别给广大市民提供跌级条石景观、碳化竹木造型平台及阳光草坪的不同空间体验。示范段东岸南侧临近中开高速匝道的起始点,故沿未来大道打造紫花风铃木密林带,隔绝城市快速交通的不良影响的同时,进一步丰富场地的空间体验。

滨河水利示范点文章1.19985.png

▲河畔剧场完工效果图

image009.jpg

▲波纹平台完工效果图

“木玲花径区”位于示范段西岸,紧靠居住用地,分别设立“城市客厅”、“临水挑台”及“欢聚广场”三个节点,方便周边居民从西岸进入示范段。其中,“城市客厅”临近和信路与清溪路交口,设立台阶条石及下沉广场,解决场地高程的同时,将居民引入园区。“临水挑台”及“欢聚广场”充分利用场地高差及东西向进深较窄的场地特色,为居民打造多体验多标高的观水效果。

image012.jpg

滨河水利示范点文章1.191180.png

▲城市客厅完工效果图

▲临水挑台效果图

image017.png

▲欢聚广场效果图

流光华彩!节能灯光设计更添城市新韵

春节期间,夜晚灯光璀璨,节日氛围浓郁。灯光的设计遵循“活力翠亨、城市新韵”的主题,以绿色环保的照明理念为先导,通过采用低碳、环保、节能与智能数控兼具的顶尖科技夜色照明系统,着重体现节能理念,通过系统调控使园区呈现出不同的亮度与色彩效果,工作日以基础照明功能为主,色彩偏轻柔,周末色彩较清新明亮,节假日灯光璀璨,开启各种互动功能性灯光,营造节日欢快的氛围。

滨河水利示范点文章1.191398.png

▲亲水栈道亮化效果

园区引入“韵律”的概念,将各个区域有机联合起来,晕染夜的温柔,配上恰到好处的霓虹闪烁,凸显出园区内的人与树、人与花、人与草、人与水的和谐生态的画面。水色与夜色融合的美景让游客更乐意去感受、去体验“韵律”意味。当夜幕降临时,滨河水利景观示范段变成了灯的海洋,倒映在河水里,像五颜六色的烟火。园路两侧明亮的路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在两侧的芦苇灯的点缀下,将河涌变成了皓光闪耀的银河。

滨河水利示范点文章1.191603.png

▲芦苇灯亮化效果

image025.jpg

▲亮化倒影效果

耗资超35亿!翠亨新区滨河整治水利工程还有不少“彩蛋”

据了解,中山市翠亨新区滨河整治水利工程总投资35.58亿元,是广东省重点基础设施水利项目,也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重要民生工程,由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作为联合体牵头单位承建。

项目建成之后通过枢纽与水闸联调联控,实现百年一遇的防洪排涝目的,提高区域防洪排涝能力。与此同时,可以有效调整与改善整个岛屿的水环境,助力中山翠亨新区打造和谐、宜居、现代化的滨海新区。

滨河水利示范点文章1.191843.png

滨河水利示范点文章1.191845.png

▲沙滩公园完工效果图

据中建八局介绍,翠亨新区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战略节点,紧密串联起珠江两岸重要城市群,随着深中通道、中开高速等重要基础设施的落实,翠亨新区的发展迎来空前机遇,也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积极践行科技赋能,智慧建造的原则,倾力打造“生态海堤、生态水廊、绿水亲岸、水利枢纽”等民生生态工程,尽可能保留原生态,将建(构)筑物融入自然当中。

文/萧倩苑 通讯员/周凯童

◆编辑:龙慧◆二审:郑沛锋◆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