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发展冰雪经济,产业规范是重要一环
发布时间:2023-02-08 来源:光明网

近年来,滑雪成为民众冬季休闲娱乐活动的重要选择,很多具有相应资源的城市都在大力打造冰雪运动城市品牌,通过发展冰雪经济来拉动城市经济发展。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国内掀起了新一波冰雪运动参与热,发展冰雪经济也就成为一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冰雪经济火热,冰雪运动产业经济中存在的一些老问题也再度出现。“在滑雪场究竟能不能教亲友滑雪?”等类似争议,可以说每年逢雪季必出现,消费者与经营者对此也很难达成共识。造成争议的原因复杂繁多,包括滑雪场经营者为规避黑私教等带来的安全风险、不愿放弃滑雪教学带来的刚需收入,以及消费者对滑雪市场服务的认知观念差异,等等。归根结底,屡现类似争议是冰雪运动产业发展缺乏应有规范。

基于常识判断,任何一个产业经济想要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建立起维护该产业平稳有序运行的良好秩序。特别是当一个产业正处风口期时,大量涌入的资金(客源)会更加容易放大其存在的各种不足。从长期发展的角度看,一些本就不合理的现象若持续存在,最终会对行业发展造成影响,甚至会影响行业国家品牌在全球的竞争力。

在很多人的认知中,冰雪运动的消费成本远高于其他体育运动。基于此,冰雪运动消费者自然而然希望获得更多更好的服务体验。通常,拥有这样认知的人群多数为初学者或首次接触冰雪运动者,而这部分群体恰恰容易成为上述争议中的当事人群。就如滑雪作为市场服务的一种,雪场经营者要求消费者证明“你媳妇是你媳妇”时,消费者必然难有好的体验。当雪场经营者的“霸道”作风传开,也会让更多想要接触冰雪运动的潜在消费人群望而却步。

固然,消费者拥有选择权能够“用脚投票”。但因冰雪运动场地的选址特点等诸多因素,往往意味着消费者还将付出较高的交通成本、住宿成本等,加之目前消费需求远高于供给量,一定意义上而言,冰雪运动正处于卖方市场。此时此刻,推动冰雪运动产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就很难通过消费者自发的抱团行为来触发市场自我调节机制。

改善冰雪运动产业经济并非没有他山之石。滑雪产业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发展业态,在保护消费者权益和体验、保障雪场经营者收入、明晰划分风险责任等方面,有着较为成功的实践经验。有着公开可借鉴的先进经验,建设好国内冰雪运动产业发展合理秩序就不能再拖下去了。

冰雪经济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会是经济增长重要提升点,我们不仅要吸引国内消费者,更要吸引外国冰雪运动爱好者前来。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基于完善的冰雪运动产业。否则,不仅中国冰雪运动产业难以走向世界,国内消费者也或将把目光投向冰雪运动产业传统发达国家。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