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丛|媒体融合背景下 地方党报新闻评论工作创新与发展
发布时间:2024-09-27 来源:中山+

媒体融合背景下 地方党报新闻评论工作创新与发展
——以《中山日报》评论工作实践为例

摘要:报纸新闻评论是一定的社会舆论的文字表现形态,在多种媒体的新闻评论中,报纸评论特别是党报的言论居于主导新闻言论地位,发挥着社会舆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说,党报的评论,是党报的旗帜,直接表明报纸在重大问题上的立场和态度,体现一张报纸的政治倾向、政策水平、政治素养、业务水平。

进入全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令新闻舆论面对更为纷繁复杂的局面。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好党报新闻评论,是掌握舆论主动权、话语权的重要利器。因此,党报党媒更要加强自身评论工作建设,发挥好评论“定音鼓”作用。

近年来,作为地市党报的《中山日报》,顺应全媒体发展趋势,突破地市报在新闻评论方面历来存在的短板,在评论建设上做了大量有意义的尝试和探索,使评论越来越成为品牌,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评论建设任重道远,《中山日报》也曾面临不少短板

什么是新闻评论?知名学者陈力丹说,新闻评论是由报道新闻事实而演化来的一种言论体裁,它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方法,就时事问题作出分析,表明媒体或作者的意见。

相比其他的新闻体裁,评论承载的是思想、表达的是价值,提升评论质量,以思想优势赢得话语优势,是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内容。例如《人民日报》在评论建设方面,形成了系列的品牌栏目,其中最为人知的,是在重大事件中起着“定音鼓”的“任仲平”评论品牌。

进入全媒体时代,发挥新闻评论作用尤为重要。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评论员的“全媒体”时代,党报评论是舆论场上的主流声音,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方面更需要发挥其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要努力唱响这一“金话筒”。

《中山日报》作为地市报,一直以来,十分重视言论建设,常规的有时评、快评、记者手记、政论、评论员文章和社论,还专门开设了评论版、论丛版,作为言论建设的主阵地。近几年,中山日报顺应全媒体“移动优先”的趋势,在原来报纸评论基础上,又在移动端形成了“中山评论”品牌;同时,借助融媒工作室的建设,形成了本土政论品牌“政前方”、接民生地气的“视评”品牌“颂点新闻”等一批品牌产品。

回顾《中山日报》近年加快评论建设的过程,最初也面临没有形成较大影响力的品牌,以及在叫得响、有深度、影响大的评论文章方面生产力不足等难题。

2019年底,中山市委总揽全局、审时度势,全市上下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大讨论。为助推思想解放大讨论的成果内化于干事创业的澎湃动力,《中山日报》开始在言论建设、思想引领方面大胆探索并实践,当时组织撰写重点评论文章,重磅推出《头部突破,领导干部要也勇当先锋》《心理重塑,唤起全社会的斗志与激情》《上下一心,筑梦中山没有局外人》以及《坐言起行,撸起袖子闯大关》等政论文章,真正掀起了中山日报言论建设的大幕。随后一年时间,《中山日报》言论建设取得较快发展,向实现“从少到多、从多到好”的目标发力。

建立机制使评论成为标配,让人人都是评论员

系列评论,发挥了《中山日报》在服务中心工作“定音鼓”的作用,随之中山全市上下掀起了大讨论,评论作品和专家学者各界人士讨论文章还形成《大道兴中》出版。这一方面,凸显了地方党报以评论文章发挥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大有可为;同时也鞭策着《中山日报》在评论建设上不断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积极探索一条适合地方党报评论建设发展的路子。

首先,推动评论人才队伍的梯队建设不断完善。一方面,加快重点评论人才队伍的建设。2021年起,报社组建专门的“评论部”,将采编骨干记者纳入这一专门的部门,统一管理,实现守土有责。此举改变了缺乏统一牵头人,评论文章撰写全靠自动自觉的状态。另一方面,建立“人人都是评论员”的制度,写评论不仅是骨干记者的事情,所有采编人员都要写涉及相应线口内容的评论。通过评论人才的梯队建设,如今较为重要节点的本报评论员文章,由骨干记者撰写;日常节点的评论文章,如一些日常重要会议、重要节日、重要活动的评论文章,由跟线记者直接配发评论。一年多的实践证明,通过评论人才梯队的建设,直接推动了每个记者参与评论写作,为每个人开辟了一条从学写、能写到会写的新闻评论成长之路。

其次,推出重磅评论品牌“政前方”、常规评论品牌“中山评论”和民生类“颂点新闻”视频评论。“任仲平”是《人民日报》系列评论里最有影响力的品牌。作为地市媒体,评论建设也要向央媒、省媒学习,打造特色鲜明的地方性言论品牌。2021年,中山日报社推出首批融媒工作室,“政前方”工作室成立。工作室紧跟中山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致力做权威性、专业化、有深度的本土权威时政解读述评文章,出品了一系列的深度评论和述评文章。如《这场座谈会,解码中山政商关系新维度》《为中山命运而战,这场仗必须赢》《十年中山,“字变”与“质变”》《中山翻开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新的一页》《“制”敬未来!中山首家全球“灯塔工厂”诞生》无不是信息大爆炸时代的稀缺评论产品,达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凝聚共识、同频共振的效果。经过一年多的建设,“政前方”已经成为中山本土最重要的政论品牌,对其刊发的文章,在关心中山发展的读者中,形成了“先睹为快”的效应。对于日常的评论文章,《中山日报》还开设了“中山评论”的品牌,使新闻评论逐步成为中山日报的常态化产品。在市委全会等重要会议等重大节点等,均配发原创评论,发挥了发声定调、唱响主旋律的作用。2022年,《中山日报》推出第二批融媒工作室,“颂点新闻”,这是一档粤语的主打民生类视频新闻评论节目,也标志着中山日报的评论产品已从“纸”到“屏”,从“静”到“动”,从“小部分人参与”到“人人参与”,顺应着全媒体的发展需求。

评价机制上予以保障,让记者写评论有荣誉感和获得感。如今《中山日报》评论文章从稀缺到常态化,也离不开考核评价这一“指挥部”的作用。

评论建设久久为功,仍需多管齐下巩固创新

纵观近几年,《中山日报》评论建设取得了较快发展,基本实现“从少到多、从多到好”以及评论作品常态化的目标。如何在已有成绩基础上把《中山日报》评论工作做得更好?如何才能进一步扩大中山日报评论的影响力?在继续保持人才队伍建设、完善评论机制、创新产品形式形态的同时,笔者认为,还要久久为功,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评论建设必须坚持发出最强音、占领制高点。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需要生产更多高质量的思想产品,用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有锐度的评论来吸引人、感染人、影响人。

其次,评论建设必须坚持旗帜鲜明地讲政治。坚守政治灵魂,从政治高度思考、从政治角度发声,选题主要聚焦市委中心工作,紧跟国家大事和时事热点,让评论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领会市委精神的重要平台,成为市委宣传、推进重大决策部署的主要抓手。

再次,必须有大视野大格局,议题宏大、观点深刻、说理透彻、分析全面。要“站在市委市政府上想问题,走到群众身边找感觉”,始终站在火热的一线,在关键节点、重要工作中及时发声,让本报评论成为舆论场上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权威声音。

最后,必须写出“深度”和“温度”来。全媒体时代,渠道可以改变,平台可以拓展,形式可以创新,但思想观点的核心竞争力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高质量的评论,必须能够引导主流思想舆论,帮助读者廓清模糊认识。同时,也要重点关注群众所盼,民生无小事,通过评论架起群众与党委政府的沟通桥梁。

评论工作没有捷径可走,要成为优秀评论员,除了多读书、多学习外,还要多观察、多思考,做好思想和观点积累。惟有如此,才能撰写出一批批有代表性、有思想性、有引导性的评论文章,地方党报评论建设才能走向更高的发展层面。


编辑  张英 二审  朱晖  三审  向才志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