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山市鹏兴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社长陈宜伟与社员余仲僖、余龙生、黄伟康等大涌镇的农户齐聚一亩田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讨论新一年的水稻种植情况。这家合作社作为中山地方农业现代化的积极实践者,不仅提升了机械化种植水平,更在科技赋能下,展现了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巨大潜力。
原来,大涌镇多个合作社于2023年联合创办了中山市鹏兴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在育种、种植、病虫害防治、收割、销售等水稻全生命周期内,成员们可以进行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最大程度提高粮食单产,稳定农户收益。
从中山农业合作社抱团种粮的模式来看,这既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缩影,更是科技创新助力农业发展的生动案例。通过提高机械化程度,农业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同时,农户种植专业技术的增强,也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可以看到,科技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实验室成果,而是转化为田间地头的实实在在的生产力,这一转变对于中山农业现代化具有积极的示范意义,有利于激活中山农业生产的“一池春水”。
前不久发布的中央“一号文”聚焦“三农”领域释放了许多政策利好,尤其是首次提出农业新质生产力,标志着中国农业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中山市鹏兴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涌现,正是一线农务人员在提升农业新质生产力领域的积极探索。
无人机在田地上空精准喷洒农药,智能灌溉系统根据土壤湿度自动调节水量,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作物生长……早春时节,在中山的广袤大地上,我们看到了一个个科技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鲜活案例。以科技创新做源动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对于中山农业生产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时下,科技创新所催生出的一大批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不断推动着中山农业向现代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编辑 周振捷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程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