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镜头
芬兰“世界冠军”挥桨竞渡
发布时间:2024-06-11 来源:中山日报

“画鼓红旗送綵舟,健儿八百竞中流。”

又是一年端午节,岐江河畔,人山人海,彩旗招展,鼓声雷鸣,呐喊声、欢呼声连成一片。

6月10日,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中山)龙舟邀请赛上演水上“速度与激情”,来自12个城市(包括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共37支龙舟队伍云集岐江,巅峰之战扣人心弦,将本年度端午龙舟文化活动推向高潮。

在比赛现场,一名外国队员格外引人瞩目。他一身肌肉,但记者获悉,其实际年龄已超过六旬,在今年的中山市龙舟文化月中,关于他的新闻报道频频播出。他叫于尔基·卢奥马拉(Jyrki Luomala),来自芬兰。于尔基是一家意大利瓷砖公司的总裁,其公司的中国总部就在中山,因此长居此地。三年前,他加入了中山石岐的南下龙舟队,早在去年的粤港澳大湾区(中山)龙舟邀请赛中便已随队参赛,引发媒体关注。今年端午,他同样全情投入,参与了南下队的起龙、夜训,参与中山市的会龙仪式及龙舟比赛。

于尔基划的国际标准龙通常承载22名选手。他表示,扒龙舟,起步很重要,需要运动员在短时间内展现强大的爆发力。“我喜欢那种一触即发的感觉,比赛还没开始,心跳已在加速,你必须思想高度集中,抓住那千钧一发的瞬间。”训练时,于尔基与队员们交流了许多划桨的技巧。

“早在26年前,我便在香港加入了龙舟队。”原来,于尔基来头不小,他曾参加过五次国际龙舟世锦赛,并获得两金四银的好成绩。“据我所知,赛龙舟的历史有两千多年了。很少有运动像它这样有自己的法定假期。它不仅是一项比赛,也是盛大的节日。”

从马来西亚,到中国的香港、澳门,从澳洲的阿德雷德,到欧洲的匈牙利,根据于尔基在世锦赛上的见闻,赛龙舟已成为国际上发展最快的水上运动之一。它除了挑战极限,追求“更快”,更讲究团队精神,同时也是群众参与度很高的活动,哪怕是观众,也能感受到水面上沸腾的激情。

南下的城南武侯庙龙舟是石岐历史最悠久的龙舟之一。今年的比赛中,中山南下长龙龙舟队第11次斩获长龙(传统龙舟)男子组500米直道一次往返竞速第1名。于尔基也和南下队友在大湾区男子组500米直道竞速中获得优胜奖。他们勇往直前、劈波斩浪,结下深厚的兄弟情。“我们的训练很刻苦,他们是非常优秀的运动员,也是很有趣的伙伴,大家经常开怀大笑。”

一天酣战后,便是热闹的“龙舟饭”。早在农历五月初一(6月6日),会龙仪式结束后,于尔基便随队友受邀到邻村张溪感受过一次“龙舟宴”。赛场上,他们是对手,餐桌前,他们是朋友。“干杯!”于尔基以中文给大家敬酒,觥筹交错处,涌动着浓浓乡情。


   6月3日晚,Jyrki Luomala与队友在岐江河上训练。


   6月10日,Jyrki Luomala披上南下龙舟队战袍出战。


   6月10日,Jyrki Luomala和南下龙舟队队友参加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中山)龙舟邀请赛大湾区男子组500米直道竞速比赛。


   5月25日,传统仪式感满满的起龙仪式举行。


   5月25日,Jyrki Luomala与队友一起清洗龙舟。


   5月25日,清洗龙舟时,Jyrki Luomala发现一条小鱼。


   5月25日,Jyrki Luomala与队友合影。


   6月3日晚,Jyrki Luomala与队友在岐江河上训练。


   6月3日晚,Jyrki Luomala在队友的协助下登上码头。


   6月6日晚,Jyrki Luomala吃龙舟饭时录像纪念。


   6月6日晚,Jyrki Luomala在吃龙舟饭时向队友敬酒。

记者 夏升权  廖薇 实习生 莫唯 图编 明剑

◆编辑:龙慧◆二审:陈吉春◆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