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镜头
植保:无人机“上岗”
发布时间:2025-04-17 来源:中山日报


   ▲张友在操作无人机给农田喷药。


   ▲张友和农户在确认划分边界。


   ▲张友在给无人机电池充电。


   ▲张友和搭档将农药注入无人机盒子里。


   ▲飞手张友和他的无人机。


   ▲张友在操作无人机给果树喷农药。


   ▲张友摇控器上的飞行路线图示。

当下,中山本地的荔枝、龙眼等果树已进入花期,保花保果杀虫成为稳定果树产量的关键环节。4月8日清晨,记者跟随资深植保飞手张友,来到位于南区街道的摘星农场探访。

当日6时,天刚蒙蒙亮,来自中山市鹏兴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植保飞手张友和同事便来到摘星农场。随着张友在控制面板上的一轮操作,无人机腾空而起,在果园上方精准穿梭作业。每隔约10分钟,无人机便稳稳降落,张友的同事上前补充药水、快速充电,整个流程一气呵成。

“今天我们要为五十亩荔枝、龙眼果树进行保花保果杀虫作业,预计两小时就能完工。”张友一边紧盯无人机飞行轨迹,一边介绍,“植保无人机在果树顶部喷洒药剂后,借助风场流通,相当于给果树来了一场雾化‘药浴’,浸润得更彻底。”相比传统的人工喷药,无人机喷洒不仅更均匀,还能大大节省药剂、人力和时间,大大提高了农业作业效率。

据悉,团队已累计购置十几部植保无人机进行“飞防”。“飞防”作业结束后,无人机自动回程,降落在平地上,再进行自动清洗。

“等到今年6、7月份挂果后,我打算开放农场做露营场地,让大家来烧烤、钓鱼、摘果。”苏健坤对农场的未来充满期待。当被问及为何愿意尝试使用植保无人机“飞防”时,他笑着指向对面山头:“要想荔枝、龙眼丰收,除了‘看天吃饭’,还要走科技路线,现代农业都要和新科技相结合才能走得更远。”

记者:余兆宇 高倩荷

◆编辑:吴玉珍◆二审:陈吉春◆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