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火炬高新区:完善全链条服务体系 激发产业发展活力
发布时间:2025-04-29 来源:中山+

4月29日,“国家高层次人才服务行——走进广东中山”“留创导师湾区行”启动仪式暨中国中山留学人员创业园新园启用项目签约活动,在中国中山留学人员创业园(以下简称“中山留创园”)新园人才大厦举行。三项活动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标志着火炬高新区在“海归人才集聚—科技成果转化—新兴产业孵化”全链条发展上迈出关键一步。此次活动由广东省人才服务局、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办,专家、创业导师、合作机构与项目方代表、广东省各地市留创园代表共150多人参与活动。

150多人参与此次人才主题活动。记者 付陈陈 摄

高端智库聚力 赋能产业升级

据了解,此次“国家高层次人才服务行——走进广东中山”活动采取国家部委、广东省、中山市合作联动模式,遴选10名国家高层次人才专家深入中山镇街企业一线把脉问诊,通过技术交流、对接洽谈、入企指导,为高层次人才与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搭建平台,加速实现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服务链“五链”深度融合,切实为中山市企业解难题、破瓶颈、促发展,释放企业发展活力。

“留创导师湾区行”活动以“百万英才汇南粤”工程为统领,通过邀请4位顶尖留创导师深入中国中山留创园、广州南沙留创园、留学人员广州创业园开展实地考察和深度交流,重点针对当前省内留创园在运营模式创新、服务体系优化、资源对接效能等方面存在的关键性瓶颈问题把脉问诊,助力提升广东省留创园创新活力和服务效能,进而吸引更多留学回国人员在粤创新创业。

活动上,中山近期新增的6家博士后、博士平台单位分别被授予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和广东省博士工作站牌匾,中山市荣获2023、2024年度政府特殊津贴的7名专家分别获颁荣誉证书,展现中山“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流得动、服务好”的人才发展生态。4位在光电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专家,获颁中山火炬高新区产业发展顾问证书,为推动“湾区光谷”建设实现技术突破与产业能级提升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4位在光电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专家,获颁中山火炬高新区产业发展顾问证书。记者 付陈陈 摄

多维签约赋能 构建创新生态

当天,现场还举办了中山留创园新园启用项目签约活动。数据显示,自该园区成立以来,已累计引进企业近600家,柔性引进各类人才逾600人,成功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超50家,上市及收购企业1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超10家,省级创新团队3个,市级科研创新团队12个,自主培养“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4名,成功孵化一批明星企业。

作为中山唯一的“双国字号”平台,中山留创园将以16万平方米的新载体建设为契机,重点围绕光电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孵化加速-中试转化-产业应用”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并依托中山火炬高新区雄厚的产业基础,着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光电产业为主题的留创平台,通过专业载体建设、特色人才引育、精准政策供给三维联动,持续完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

在签约环节上,中山留创园与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和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所属创新创业载体运营、产业技术服务与科技企业引育的专业平台华科城正式签署合作协议。近年来,华科城凭借“双研究院”的科研优势,已在大湾区构建起覆盖16个科技孵化载体、总面积达52万平方米的产业创新矩阵,成为湾区产业载体建设标杆。此次合作是双方落实深中“六个一体化”的关键举措,也是构建“政府引导+市场驱动”新型创新生态的重要实践。

中山留创园作为签约主体,还与一批优质机构、平台和项目进行了签约,包括与4家机构进行合作签约,与7家机构进行深中产业孵化协同创新中心(平台)签约,与8家机构进行全国海创资源协同创新中心(平台)签约,以及与11个优质项目进行2025年第一季度优质留创项目签约。

记者:付陈陈

◆编辑:吴玉珍◆二审:陈吉春◆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