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跃伶仃洋|中山翠亨新区:233事项实现深中“跨城通办”
发布时间:2024-06-12 来源:中山+

深中通道通车当天,将同步开通2条深中跨市定制公交专线,其中“中山国际人才港——深圳前海梦工厂北区”线路成为直接打通深中两地人才服务的桥梁。这让中山国际人才港服务中心副主任周佳曼非常期待:“从我们这里到前海梦工厂,只需40分钟,票价15元。今后,深中两地的人才交流将会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方便。”

6月11日,南方日报、南方财经、深圳卫视、深圳商报、中山日报、中山广播电视台等媒体一行,组团走访了中山翠亨新区规划馆展厅、中山国际人才港、戴思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湾区未来科技城,聚焦城市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和营商环境等领域,实探深中一体化带来的最新变化。

6月11日,媒体代表参观翠亨新区规划展览馆。记者 刘万杰 摄

产业“东融”态势日益明显

当天,媒体观察团一行来到翠亨新区规划展览馆。该展览馆通过多媒体形式,全面展示翠亨新区规划及建设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从不同维度解读翠亨新区的底蕴魅力、发展成就以及美好愿景。

去年6月,深圳市宝安区与中山翠亨新区签订了两地高质量融合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产业协作、交通设施、科技创新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度合作。随着深中通道的即将通车,翠亨新区已经做好了全方位准备,迎接这一历史性机遇。

中山与深圳“东融”发展的态势日益明显。中山翠亨新区投资促进局副局长刘乔桥介绍,近两年翠亨新区招商引资落地的项目里,接近70%来自深圳,这一数字有力证明了翠亨新区在深中融合发展中的强大吸引力。2023年,翠亨新区圆满完成了180亿元的招商引资签约任务。

中山翠亨新区投促局副局长刘乔桥接受媒体采访。记者 刘万杰 摄

在土地资源整备方面,翠亨新区通过大力推进“工改”,成功拆除整理了大量低效工业用地,为优质项目的落地腾出了空间。仅2023年,翠亨新区通过“工改”带动超120亿元工业投资落地。“今年,翠亨新区将继续整备不低于2600亩的工业土地资源,以承接更多深圳企业的入驻。”刘乔桥介绍。

为进一步对标先进、提升营商环境,翠亨新区将通过翠亨母基金及与多家世界500强、央企国企及金融机构合作组建的19支子基金,加大以投促引的力度,并出台租金补贴等产业扶持政策,旨在吸引更多“独角兽”、专精特新、成果转化类等企业落户。同时,翠亨新区还在积极参与谋划第二场深中联合招商活动,致力于打造合作共赢的招商生态圈。

233事项实现深中“跨城通办”

“我们跟深圳前海人才港、宝安区人才港形成战略合作,接下来将会在人才服务、人才交流、人才培育和人才引进等方面进行更深度合作。”周佳曼介绍,深圳、中山可以共享两地的人才服务平台,中山国际人才港可以作为前海人才港、宝安区人才港的中山基地服务深圳的人才。

在中山国际人才港一楼翠亨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摆放着一台深圳医社保自助机,屏幕上显示的功能比较齐全,包括社保的参保证明、门诊的定点医疗机构的变更、医保费用缴费等自动办理程序。

“今年翠亨新区会着重打造各种自助服务机,这台医社保自助机,得到深圳宝安区航城街道以及宝安区医社保公积金相关部门的支持。”翠亨新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副局长欧伟松介绍。

翠亨新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副局长欧伟松接受采访。记者 刘万杰 摄

通过创新政务服务模式,翠亨新区不断加快搭建与深圳的“软连接”。推动多地实现政务服务“跨城通办”“湾区通办”,让数据“无感漫游”,坐享“同城服务”。其中,在翠亨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可办理的通办事项中,深圳占233项,为深中两地的企业、人才和居民提供了极大便利。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翠亨新区也在全力以赴,拥抱“深中一体化”的到来。预计本月月底之前,翠亨新区马鞍岛的35条道路将全部打通,这将极大提升翠亨新区的交通便捷性。此外,今年还将开工建设综合能源站、香山中学等重要基础项目,并成功签约多家商业配套企业,以完善翠亨新区的生活服务功能,让深中居民生活更无忧。

产城联动加快“深融合”

翠亨新区这片充满活力的投资热土,作为中山“东承”战略的重要桥头堡,正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势资源,迎接这次历史的重大机遇。戴思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戴思乐集团”)和湾区未来科技城都是翠亨新区探索深中产业联动的重要代表。

戴思乐集团是最早进驻翠亨新区马鞍岛的深圳企业之一,专注生态水处理及空气治理工程设备。戴思乐集团董事长陈梅湘直言,面对深中通道开通的历史机遇,该企业对产业布局进行了调整,从2023年下半年到当前,考虑到“黄金内湾”的优势,逐步布局海外市场,正在大力建设戴思乐外销展示中心。“我们本身是前来中山投资的深圳企业,以后两地的结合会更加紧密。一方面是上下游供应链得到延长,一方面是人才引进更加方便。”陈梅湘说。

站在深业未来科技城远眺深中大桥。记者 刘万杰 摄

此外,由深中两地国企——深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山翠亨集团有限公司联手打造的湾区未来科技城,目前正在加大建设中。

正在建设中的湾区未来科技城。记者 刘万杰 摄

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8万平方米,拟打造产业方向以电子信息、智能制造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辅的“产、城、人”融合共生的产业新城。该项目相关负责人孙中海表示,今年10月将会正式开园,目前园区已储备超过70个来自大湾区的科创型企业,主要类型包含新能源、生物制药、中医药等。接下来,湾区未来科技城将着力建设为深中合作和大湾区“产业链再造、价值链提升、创新链完善”的标杆示范园区。

见习记者 高倩荷 

◆编辑:龙慧◆二审:陈吉春◆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