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田园过大年
春节期间,崖口村民宿整体入住率达九成
发布时间:2025-02-05 来源:中山日报


   2月3日,游客在崖口民宿附近畅游。

清晨7点,沿着田埂慢跑,是老谷在崖口这三年养成的习惯。是日,大年初七,民宿中的住客仍沉浸在梦中,作为主理人的老谷早已迎着天边的鱼肚白踏上了熟悉的乡间小径。

远处山峦的轮廓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未播种的稻田裸露着褐色的肌理,泥土的芬芳裹挟着咸湿的海风扑面而来。老谷深吸一口气,仿佛闻到了家乡的味道。

深中通道开通后的首个春节,老谷开业仅月余的民宿迎来了首波客流高峰,一个异乡人用三年晨昏,在潮汐涨落间守候的希望在一点点变成现实。

■老农房里的新生命

将闲置十多年的老旧农房改造成一间颇具艺术气息的民宿,老谷显然是动了真情。

推开黑胡桃色的木门,有着数百年历史的风化老木与本地石材的融合,碰撞出一种独特的韵味,来自大湾区的客人静静地坐在院落中,品着一壶新茶,转个头便能望见稻田、花海与远山。

“春节七天,我们的七间客房全部订满。”说这话时,老谷正擦拭着亲手设计的木质台灯,淡然的表情难掩喜悦。

深中通道开通后,如老谷当初预想的那般,这个距离通道出口仅30分钟车程的岭南古村,逐渐成为大湾区游客的“后花园”。虽然开业仅月余,但老谷的民宿早已在各路博主的推荐下声名鹊起,吸引着众多都市人前来寻觅片刻宁静。

在外地同时经营着数家民宿的老谷,深知合理的定价对民宿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于是,他将房价进行了梯度设计,精准对应着不同客群的需求:年轻情侣偏爱能仰望星空的天台大床房,家庭出游更钟情于有两间卧室的亲子套房,退休夫妻则独爱直面千亩稻田的景观大床房。

民宿不设厨房,却为每位客人准备了早餐券。游客们步行30米,就能在隔壁老店品尝到地道的崖口云吞或牛腩面。这种“去中心化”的服务设计,正是老谷的乡村商业逻辑:“我们要做的是流量入口,带动整条村子的业态共生。”

这种理念在夜幕降临时尤为显著:民宿门口,篝火区的火星随着大湾区游客的故事升腾,隔壁村咖的各式饮品与小吃陆续送达,成为夜色中交流的媒介。

■大桥时代的产业变量

随着深中通道的开通,崖口村的民宿版图正悄然扩张。

从禾田香野到青鸟小筑,从蝉意民枫到知遇民宿,十余家民宿如珍珠般散落在稻田与海岸线之间。村委会规划中的25亩民宿集群,试图将单打独斗的个体经营升级为特色互补的共同体。

崖口村党委书记谭锦鹍透露,今年春节期间,村内民宿的整体入住率高达九成,有效带动了周边餐饮的消费,崖口海鲜街每日客流量翻倍,村咖的营业额也直线上升。

在老谷看来,这无疑是乡村发展的良性循环,但就目前崖口的民宿数量与品质而言,仍有极大的潜力待挖掘。他正设想着未来能组建行业联盟,通过资源共享与品牌联动,共同讲好崖口故事,吸引更多都市游客来此感受田园诗意。

当夕阳将稻田染成琥珀色时,老谷习惯性地掏出手机,捕捉那抹动人的光线。在他的手机相册里,还存着上万张崖口村四季更迭的照片:春耕时分水田边成群的白鹭、夏日村口大树下闲聊家常的老人、秋日稻浪中穿梭的研学孩童……这些画面正通过游客的朋友圈,重构着都市人对乡村振兴的认知——不再是标本式的观光,而是可触摸的生活现场。

记者 付陈陈 夏升权

◆编辑:龙慧◆二审:陈吉春◆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