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黄圃飘色“出色”
​6板飘色以传统方式展现独特文化魅力
发布时间:2025-03-31 来源:中山日报


色芯小巧玲珑、飘逸多姿。记者 王云 摄


 3月30日,黄圃镇举行三月三五古坊飘色巡游活动。记者 王云 摄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助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促进乡村文化振兴,3月30日上午,黄圃镇在该镇三社社区冒雨举办三月三飘色巡游活动,赢得市民好评。

记者现场看到,今年黄圃镇三月三五古坊飘色游活动,共推出韩湘子、荷花仙子、劈山救母、赵公明下山、精忠报国、赵云藏阿斗6板飘色,并有秧歌、腰鼓、醒狮、高跷等队伍表演助兴。上午9点30分,随着鞭炮声和锣鼓声响起,醒狮舞动开道,巡游正式开始。起点为黄圃镇三社社区刘氏广宽祠,沿着黄圃最早开居的五个村落“小五古坊”进行,终点为培红小学飘色馆,全程2.5公里。虽然天空下着蒙蒙细雨,但游行队伍还是吸引了众多市民观看。观众纷纷举着手机拍照,并为游行队伍鼓劲加油。

黄圃飘色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苏照恩表示,这次三月三飘色巡游按照常规传统的“出色”方法出了6板飘色,以传统方式展现黄圃飘色独特文化魅力,祈求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今年农历三月初三是公历3月31日,恰逢3月30日为周日,为让更多群众在休息日领略到黄圃飘色的风采,故主办方将巡游活动提前举办。

据悉,黄圃飘色源于明末清初的木偶戏,逐渐演变为飘色,有着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和民间艺术特色,由童男童女作为色芯扮演不同历史故事人物,色芯小巧玲珑,飘逸多姿,色彩多样。历经百年几代民间艺人的继承和创新,黄圃飘色传统文化得以较好地传承和发展,2007年黄圃飘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记者 王伟 通讯员 高丽琳

◆编辑:龙慧◆二审:陈吉春◆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