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的中山市阜沙镇现代渔业综合服务中心广场,刚摘下的木瓜泛着蜜色光泽,沉甸甸的芋头、南瓜压弯了展台,肥硕的脆肉罗非鱼在水中时而穿梭,时而群居。
农作物展台,展出丰收成功。记者 卢兴江 摄
9月27日下午,阜沙镇2025年丰收节暨中山市阜沙镇渔业协会成立大会,在阜沙镇现代渔业综合服务中心广场盛大举行。这场以“庆丰收,共奋进——渔业新篇,阜沙起航”为主题的盛会,不仅是阜沙镇农渔成果的集中“检阅场”,更是当地搭建渔业发展“产业新家”、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里程碑。广东水产学会理事长林蠡,阜沙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博,副镇长阮家麒以及镇农业农村局负责人、渔业协会全体会员、农业企业、合作社及种养大户代表等齐聚于此,在欢声笑语中共享丰收喜悦,共绘农渔发展新蓝图。
晒成果:实物与技术齐亮相,农渔实力看得见
走进活动现场,浓郁的“丰收氛围”扑面而来,阜沙镇近年来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成果,通过“实物展示+技术亮相”的形式直观呈现。室内展厅的“庆丰收”主题展位上,阜沙本土培育的香蕉饱满金黄、木瓜清甜多汁、芋头圆润饱满、南瓜硕大厚实,一串串、一个个沉甸甸的果实整齐排列,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今年的好收成,让参观者直观感受到阜沙农业的丰硕成果。
室外展区展出的现代化农业装备。记者 卢兴江 摄
室外广场则变身为“农技设备秀场”,农用喷药无人机身形灵巧,可高效完成大面积农田植保作业;多功能增氧机造型实用,能为鱼塘持续供氧,保障水产品存活率;还有各类营养配比科学的鱼料、绿色环保的肥料等农业生产物资整齐摆放。这些新颖的农技设备与实用的养殖物资,不仅吸引了众多农业从业者驻足围观、详细咨询,更展现出阜沙镇在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上的坚实步伐。
而在众多成果中,阜沙镇的特色水产品牌“脆肉罗非鱼”无疑是“明星产品”。作为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水产养殖专业镇的核心产业,“脆肉罗非鱼”已成功“游”向全国餐桌。目前,该品种养殖规模超2000亩,带动全产业链年产值达2.5亿元,在实现农业产值稳步提升的同时,更让当地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成为阜沙镇农渔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建“新家”:渔业协会揭牌成立,产业发展添动能
盛会之上,除了丰收成果的展示,中山市阜沙镇渔业协会的揭牌成立,更是为阜沙渔业搭建了一个协同发展的“产业新家”,标志着当地渔业正式迈向组织化、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现场,伴随着热烈的掌声,与会领导为协会首届会长、副会长、监事等成员颁发证书,见证这一关乎阜沙渔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时刻。

嘉宾为阜沙渔业协会揭牌。记者 卢兴江 摄
据了解,阜沙镇渔业协会首批吸纳了60多家产业链相关企业及单位加入,涵盖水产养殖、加工、销售、技术服务等多个领域。这个“产业新家”的成立,并非简单的组织搭建,而是阜沙镇整合产业资源、强化行业自律、促进交流合作的关键举措。当前,阜沙镇现有水产养殖面积1.7万亩,其中省级示范性美丽渔场就有4600余亩,是名副其实的中山水产强镇。然而,分散的经营模式、缺乏统一标准等问题,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当地渔业的进一步发展。渔业协会的成立,恰好补上了“协同发展”的重要一环,将分散的“小舢板”汇聚成“大舰队”。
颁发会员单位证书。记者 卢兴江 摄
“接下来,协会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一方面全力服务会员单位,为大家解决生产、销售中的实际难题;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养殖标准制定、本土渔业品牌推广与市场拓展。”新当选的阜沙镇渔业协会会长梁少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坚定地表示,未来将努力把协会打造成“会员之家”与“产业之翼”,让这个“新家”真正成为阜沙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为当地农渔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水产强镇”阜沙镇鸟瞰图。记者 卢兴江 摄
从晒出农渔硕果,到搭建“产业新家”,阜沙镇2025年丰收节暨渔业协会成立大会,不仅是一场庆祝丰收的盛会,更是一次谋划未来的重要契机。在大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实现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阜沙镇正以此次盛会为起点,依托优质农渔资源,借助渔业协会的组织力量,不断推动农渔产业转型升级,朝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稳步迈进。
记者 卢兴江
◆编辑:吴玉珍◆二审:郑沛锋◆三审:周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