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3年多的整治,蚬沙涌重现水清岸绿的景色。见习记者 张景天 摄
3月31日,行走在小榄镇新胜村的蚬沙涌支涌旁,只见河水清清,树影婆娑,鲜花盛开,扶着崭新的河岸护栏迈上河上小桥,眼前浮现出一幅岭南水乡特有的画面。整治前,蚬沙涌支涌水质为劣Ⅴ类,属重度黑臭,曾被列为小榄镇未达标水体重点整治的对象,如今的蚬沙涌支涌已是水清岸绿。
数据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小榄镇劣V类河涌数量比去年同期下降43.13%。自小榄镇开展治水攻坚以来,小榄为全镇纳入未达标水体整治工程的42条河涌设计新建截污管网长度255.94公里,截至2025年3月31日,已完成新建截污管网超255公里,主管敷设已基本完成,其中通水管网约220公里,通水率约86%。
■“生活环境好了,人精神了。”
蚬沙涌支涌位于小榄镇新胜村,总长约1公里,上游段西侧主要为工业企业密集区,东侧为居民区,下游段主要为鱼塘和农田,整条河涌汇集了农业、工业、生活污水等潜在污染源。
新胜村党委委员郭永雄介绍,结合蚬沙涌支涌实际情况,通过控源截污、管网完善、河道整治、面源治理、临涌住户排水改造等一系列工程,对蚬沙涌支涌进行全面整治,效果显著。
“施工期间,村委会通过公告栏公布镇村两级联系方式,并指派专职人员负责收集村民意见,反馈至施工单位。同时,相关专职人员及时向村民解释施工进度,帮助村民处理因施工带来的各种问题。”郭永雄表示,整治之初,沿涌村民意见较大,经工作人员反复开展解释劝说工作,村民的态度也逐渐从反对改成支持。
蚬沙涌支涌的变化,让新胜村村民吴铨坤非常开心。“之前河涌臭不可闻,河道里垃圾遍地。”吴铨坤说,经过3年多的整治,现在河水一点点清了,鱼虾、螃蟹、田螺也都重新回来了,“生活环境好了,人也精神了。”
施工单位中建八局工程部员工丁忠梁接受采访时表示,蚬沙涌支涌整治工程涉及沿河截污工程以及市政路雨污分流管网工程,对沿河排口以及片区工业污水进行收集,接入东成路现状污水管,最终排入东升污水处理厂。“目前蚬沙涌支涌已完成2.8公里河涌截污工程管道铺设,以及农村生活污水管道安装、工业企业污水分流、城市面源等改造;同时通过清理河道、修复驳岸、增加栏杆、补植绿化等河涌岸线修复措施,重现了蚬沙涌支涌水清岸绿的岭南水乡风情。”
■“水环境越来越好,一切都是值得的。”
流经裕民社区的北角涌是小榄镇未达标水体整治的另一个重点对象。北角涌主河涌长1.65公里,2022年6月中旬,北角涌明渠截污工程开始入场施工,目前已埋设截污管道超5200米,完成率超8成。在完成明渠截污工程后,北角涌开展排水口整治、岸线整治等施工环节,完成各项整治内容后,北角涌重现“鱼游浅底、水清岸绿”水乡秀美景致。
裕民社区村民陈汝枝今年50岁出头,说起北角涌的改变,他深有感慨。“我小时候,北角涌河水还是清的,鱼虾满河。”陈汝枝说,10多年前,这条河变黑变臭了,如今,经过改造,河涌重新变清,大家也愿意过去走走。
裕民社区党委委员胡森华说,未达标水体治理工程涉及裕民社区共4条河涌,新建主管网27000米,农村生活污水管道74000多米,工程量巨大。而社区内水污染问题积压已久,情况复杂。一方面,大部分村民沿河而居,厂企多,生活、生产污水直排;另一方面,社区位于多条河涌上游,裕民社区污水治理的效果好坏直接关系到河涌下游的水体质量和整个镇的治污效果。
在推进北角涌管网改造时,由于该涌横跨两个居民小组,且工程需要对道路进行全封闭,这给居民、厂企带来极大不便,群众意见很大。“那段时间,我和同事几乎每天都在北角涌边和群众沟通,耐心地解答村民的疑问,听取意见和建议,制定绕行方案。”胡森华说,经过耐心地沟通协调,他们终于得到了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工程得以顺利推进,“当我们完成北角涌的管网改造,看到河涌水质改善、道路拓宽,村民从不理解、不支持,到后来的积极参与、主动配合,我们深感欣慰,这都是对治水工作的肯定。”
胡森华说,接下来他们会继续巩固治水成果,包括加强日常巡查和维护,在河边种植落羽杉和净水植物等,“我们社区计划组织群众进行三人艇、五人艇等水上活动,让大家享受治水成果。如今,良好的水环境成为我们社区的一张亮丽名片,一切都是值得的。”
小榄镇水务事务中心副主任陈汉平介绍,目前,东升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已完工并投入运行,现该厂处理规模已达10万吨/天,全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已提升至32万吨/天。河涌清淤同步开展,累计清淤河涌25条(含暗涵),清淤长度超42公里,清淤量超32万立方米。累计完成企业雨污分流改造353家、小区雨污分流改造66个、鱼塘尾水治理面积8396亩,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项目累计建设管网长度约400公里,雨水立管长度约350公里。
记者 王伟
◆编辑:吴玉珍◆二审:陈吉春◆三审:周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