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买条小船畅游河涌
三角71条河涌基本消除重度黑臭,转清的河涌成为居民亲水好去处
发布时间:2024-11-18 来源:中山日报


   整治后的乌沙涌已成为村民群众亲水、休闲好去处。    记者 文波 摄

中山市生态环境局近期的河涌监测数据显示,三角镇71条河涌中,已基本消除重度黑臭水体,黑臭河涌大幅减少。

三角镇还结合“百千万工程”的建设,对沿河景观进行美化打造,沿河水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越来越多群众开始享受沿河休闲、散步的美好时光。

■戏水划艇去新涌

“今年9月16日,就是在这条新涌,三角镇成功地举办了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中山三角)非遗文化嘉年华三人根艇公开赛,108支参赛队伍齐聚新涌赛道竞技,现场约5000名观众观看了赛事。”三角镇光明村党委委员陈佳荣站在新涌前说起这条河涌时,脸上满是笑容。

“我就住在新涌边,看到河水清澈见底,无异味,不久前专门买了一条小船,有空就在涌里转转,与家人一起感受水乡之美。”光明村村民李红光也兴奋地说。

“今年暑假,我的孙子参加了缤纷暑假夏令营的根艇培训班,他们也是在新涌靠近桥底那进行培训的,一个多星期与河水打交道,他身上都没什么怪味道,让人放心了。”苏阿姨告诉记者,以前,由于新涌流经多个村,沿河部分生活污水、鱼塘排水和工业园生活污水等往河涌里排,导致部分时间河涌水体发黑发臭,对沿河居民造成一定困扰。

“为此,三角镇积极与养殖户沟通、讲解政策,得到了养殖户的支持理解,实施每周三天控制内河涌低水位,其余时间满足养殖取水的措施,顺利加快管网施工。”三角镇治水工作组刘金升介绍,新涌由于沿河地质复杂,存在着大量的蚝壳、片石,同时河涌水位高,造成管网铺设和沉井下沉困难。三角镇治水工作组经过多次现场研讨,群策群力,优化变更施工方案,加快完成施工,贯通污水干管,避免施工停滞对居民出行的影响。

经过综合治理,如今的新涌已消除黑臭,河涌水质稳定在Ⅳ类水以上。在新涌水环境得到改善的同时,三角镇又坚持统筹兼顾,协同推进项目建设,种植绿化植物,整治人居环境,美化一河两岸。

走进光明村、蟠龙村,静静的新涌穿村而过,两岸沿途,可见围墙上的涂鸦、喷画。据统计,目前新涌西路68户居民房屋外立面风貌不断得以美化。与此同时,“保护母亲河,争当河小青”活动在三角镇年轻一辈中火热开展。三角人,正将新涌一河两岸打造成河清水美、花果飘香的悠闲好去处。

■亲水休闲到乌沙涌

深秋的三角镇结民村翠绿满岸,一条条肥美的河鱼畅游乌沙涌。村民崔注球坐在河边树下的石凳上,闻花香,观游鱼,赏水景。远处,有村民垂钓涌边……

“乌沙涌的水闻不到以前的那种臭味了,有时晚风吹来,还有一种心旷神怡之感。”崔注球介绍,以前的乌沙涌承载着运输功能,不少船员垃圾随手扔,同时,两岸村民的生活污水、鱼塘排水也排入涌中,导致部分时间段水体发黑发臭,游鱼难觅。

乌沙涌沿河道路狭窄,施工过程中围蔽,对周边房屋和居民出行造成了一定影响。为确保治水工程顺利实施,三角镇党委政府上下一心,凝心聚力,抽调各部门业务精英骨干,动员村委轮番对村民进行游说,给村民讲解治水的必要性和政策,全力争取到村民同意,顺利完成了管网铺设。

经过综合治理,如今的乌沙涌已消除黑臭,河涌水质稳定在Ⅳ类水以上。周边村民看到乌沙涌水质变好,将养殖用水改至乌沙涌取水。“浇花、喂鸡,涌水都能用。”在涌边休憩的阿婆说。

据介绍,在乌沙涌水环境得到改善的同时,三角镇坚持统筹兼顾,协同推进项目建设,将河涌的整治工作与“百千万工程”中建设一条美丽河道相结合,在乌沙涌河道两侧增设仿古防护栏杆、花基砌石、绿化工程、基础配套等。在乌沙涌边的民安园休闲公园,结民村党委委员冯国强介绍,良好水环境改善和人居环境改善给村民带来了幸福感和获得感,现在乌沙涌已成为村民群众的一个亲水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据悉,三角镇未达标综合整治工程已累计完成新建截污管道约133.2公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已累计完成91公里的污水管网铺设。2024年,三角镇已累计完成50735立方米的河涌清淤,完成128个工业厂房、19个住宅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完成1417家城市面源整治,正在推进11690亩鱼塘尾水整治。同时,为满足辖区生活污水处理需要,三角镇对污水处理厂进行3万吨/天的扩容,完成后三角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量将达到7万吨/天。

记者 柯颂 通讯员 刘金升

◆编辑:龙慧◆二审:陈吉春◆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