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春耕正当时。3月21日,三乡镇顺迎农场百亩稻田全面启动机械化插秧作业,奏响了春耕的激昂乐章。作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点,农场用“科技+生态”的种田新招数,全力打造春耕生产示范样板。
智慧育苗:流水线作业提质效
走进育苗大棚,一条崭新的传送带正在“唰唰”运转。工人们把育秧盘往传送带上一放,铺基质、撒稻种、淋清水,整套动作行云流水,秧苗坐着“小火车”直接进温室大棚。
智能系统24小时守护着温度湿度,嫩绿的小秧苗在这里住足45天,个个长得壮实精神。
待秧苗成熟,再通过传送带运至大棚外准备栽种。科技“流水线”的操作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显著提升了作业效率,为农场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农机矩阵:数字赋能显身手
田野上,农机大军各显神通:西边田里,大马力拖拉机来回穿梭,翻涌的泥浪裹挟着飞溅的水花,将冬日的僵土转化为春日的沃壤。


东边水田里,插秧机化身“绣花姑娘”,机械臂上下翻飞,转眼间就织出一排排笔直的绿线。短短4天,光秃秃的田野变身巨型“绿棋盘”!
生态循环:立体种养添活力
今年农场再玩新花样——稻子插完后,农场计划请来鸭子、鳖鱼当“田管家”。这些特殊“员工”可厉害了,鸭子吃虫除草样样行,粪便还是天然肥料。鳖鱼在水里翻跟头,既能松土又能改善水质,这种“稻 - 鸭 - 鳖”共生种养模式,种出来的大米更香更健康,连田里的水都变得清亮亮的!
据统计,三乡镇今年早稻种植面积达1600亩,依托智慧农田监测系统、无人机植保、紫云英种植还田等多项新技术应用,目前已完成插秧进度50%,预计清明前全面完成。接下来三乡镇将持续推进数字技术与生态农业深度融合,让科技之光照亮乡村振兴之路。
◆编辑:吴玉珍◆二审:陈吉春◆三审:周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