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频道
中山两会,工会界政协委员积极发声:护女性就业,促技能人才发展
发布时间:2025-03-28 来源:中山市总工会

3月26日起,中山正式进入“两会时间”。两会期间,中山市工会界别政协委员认真聆听政府工作报告、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及有关报告,纷纷结合工作实际建言献策,积极为职工发声,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建议。

如何减轻企业在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经济负担,消除就业歧视?市工会界别政协委员、广东汉普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人力外包事业部总经理温彩蓉今年带来了《优化生育保险政策,保障女性就业权益》的提案。她提出,要优化生育保险政策,保障女性的就业权益,从而提高女性的生育意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作为一名人力资源行业的从业者,温彩蓉长期关注女性职工的就业问题,她指出,企业在聘用育龄女性的成本较大,往往在招聘时倾向于选择男性或已婚已育女性,导致未育女性就业机会减少,生育意愿进一步降低。

对此,温彩蓉表示,应加大生育保险比例,包括提高生育保险覆盖面,产假员工的所有生育津贴均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适当提高生育保险的缴费比例,确保有足够的资金支持生育保险的运行。将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人员等群体逐渐纳入生育保险体系,以确保更多劳动者能够享受到生育保险带来的保障。提高生育津贴标准,确保女性职工在休产假期间的收入稳定。增加生育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

▲中山市总工会2025年女职工赋能公益课程送基层活动

▲女职工普法活动

近年来,全市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在保障女职工合法权益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先后参与完成了省政协、省总工会关于加强家庭与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和爱心托育服务专题调研,参与推动《中山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中山市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总体规划》等涉及女职工权益政策文件的制定实施。

▲广东省总工会领导到中山开展女职工工作调研

▲工会爱心托管班

“社会对女职工权益的重视,让我们备受鼓舞。”为了给育龄女性提供更多的就业选择,温彩蓉还建议鼓励企业采用灵活就业制度,如弹性工作时间、远程办公等;政府和社会应提供更多的育儿支持服务,如婴幼儿照护中心、亲子活动中心等,减轻家庭的育儿压力。

今年“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市总工会以“父职回归”为核心,创新推出“工会喊爸爸带娃,让妈妈放假”系列活动,线上线下累计吸引超万人次参与,切实推动企业育儿假的落实,引导更多父亲主动承担育儿责任,推动和谐家庭构建。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女性在职场上的育儿负担,有助于减少女职工的就业歧视。

2025年中山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全面实施“新八级工”制度,新增技能人才不少于7万人,支持企业实施“新工匠”培养计划,全市每年培育不少于1000名工匠。市工会界别政协委员、中山市仙逸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工会主席罗栩强表示,作为百万产业工人中的一员,他感到非常振奋人心。

在两会期间,中山市工会界别政协委员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加快数字化技能人才培养,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集体提案。罗栩强表示,课题组采用线上问卷和现场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对我市上百家制造业企业实施调研,其中高达68%的企业希望5年内完成数字化转型,62.35%的企业认为数字化转型最大的难点是数字化人才不足,67%的企业认为其职工队伍数字化素养与技能水平一般。

▲2024年广州中山两地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研修班,劳模工匠们前往高端数智企业参观学习

“调研显示我市制造业数字技能人才培养实践与发展需求仍存在一定差距。”罗栩强指出,为此,工会界别政协委员们通过深入调研,形成关于加快数字化技能人才培养的提案,从加强数字化技能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完善数字化技能人才协同培养体系、推动职业院校数字化技能人才培养改革、优化数字化技能人才成长成才环境等四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重点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数据安全等数字领域新职业,实施数字技术工程师、“数字工匠”培育项目,为中山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2025年中山职工DeepSeek人工智能实战应用培训班

▲“香山工匠杯”2024年中山市首届职工数字化转型应用成果大赛

自2021年3月4日揭牌全省首个工会界别政协委员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以来,中山市总工会积极拓宽工会联系和服务职工群众渠道,通过建设2个工会界别政协委员工作站和12个联络点,找准政协与工会工作的结合点,让工作站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聚焦党政关切、企业关注、职工关心的民生实事,建立健全联系服务职工制度,打造精准联系服务职工对接平台,切实解决职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更多职工看得见工会身影、听得到工会声音。

多年来,工作站把推动发展、关注民生、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作为委员履职主线,建立健全联系服务职工制度。市工会界别政协委员、中山市盈科轴承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太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长期扎根制造业一线的政协委员,他始终将关注点放在职工权益保障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上。“我们调研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从事制造业工作,但产业发展离不开技术工人,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合力解决。”作为从生产一线成长起来的企业管理者,陈太平深有感触,“从大学毕业后,我在生产一线工作了三十余年,深刻体会到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素质技术工人的迫切需求。”为此,他呼吁加快完善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改善职业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产业工人幸福感和获得感,营造崇尚劳模、尊重劳动、尊崇工匠的社会氛围。

▲中山市2024年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推进会

▲中山市第四届职业技能大赛

◆编辑:龙慧◆二审:陈吉春◆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