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频道
岐江河沸腾,龙舟赛刷屏!超1300万人次云端观赛
发布时间:2024-06-10 来源:中山+

岐江河上龙跃擂鼓,劈波斩浪,一条条“蛟龙”如离弦之箭,冲波而出;岐江河畔绿意盎然,“长枪短炮”随着江上飞速急行的龙舟不断移转,鼓声、呐喊声、欢呼声此起彼伏,声声激越入耳……6月10日,端午佳节,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中山)龙舟邀请赛鸣锣开赛,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在内的12个城市的37支队伍齐聚岐江河,演绎水上“速度与激情”。

经过近3个小时的激烈鏖战,历经预赛、半决赛、小决赛和决赛多个环节比拼,中山南下长龙龙舟队顺利斩获男子长龙第一名,实现了该队伍在该赛项中的十一连冠。与此同时,东莞和乐女子龙舟队、东莞向阳龙舟俱乐部分别斩获女子国际标准22人龙、男子国际标准22人龙第一名。精彩赛事吸引近10万人次到场观赛、超1300万人次云端观赛。


6月10日,端午佳节,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中山)龙舟邀请赛鸣锣开赛。记者 文波 摄

拔头筹、争上游
37支龙舟队伍竞渡岐江

当日上午8时40许,一支支龙舟队伍纷纷集结,摩拳擦掌,蓄势待发。随着岸边嘹亮的哨音响起,赛道内龙舟队伍奔涌而出,在一声声呐喊中奋勇向前,激起层层浪花。


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中山)龙舟邀请赛现场,随着岸边嘹亮的哨音响起,赛道内龙舟队伍奔涌而出。记者 易承乐 摄


当天有9队参与长龙(传统龙舟)男子组竞赛、20队参与国际标准22人龙舟男子组竞赛、8队参与国际标准22人龙舟女子组竞赛。这些参赛队伍中不乏历年赛事的佼佼者,他们在岐江河上一决高下,充分展现“人文湾区,一水同舟;万众一心,赛龙夺锦”精神内涵。


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在内的12个城市的37支队伍齐聚岐江河,演绎水上“速度与激情”。记者 文波 摄


经过近3个小时的激烈鏖战,历经预赛、半决赛、小决赛和决赛多个环节比拼,中山南下长龙龙舟队顺利斩获长龙(传统龙舟)男子组500米直道一次往返竞速第一名,实现了该队伍在该项赛事中的十一连冠壮举。与此同时,东莞和乐女子龙舟队、东莞向阳龙舟俱乐部分别斩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标准22人龙舟女子组500米直道竞速、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标准22人龙舟男子组500米直道竞速第一名。

“一条船一条心,就是我们南下龙舟队取得十一连冠的秘诀!”在当天的男子长龙项目中再次斩获桂冠,中山南下长龙龙舟队代表、南下龙舟传承人钟锦权激动不已。他介绍,从农历二月初二起,他们龙舟队就开始着手训练了,尤其近一个月来,训练强度不断加大。


中山南下长龙龙舟队顺利斩获长龙(传统龙舟)男子组500米直道一次往返竞速第一名,实现了该队伍在该项赛事中的十一连冠壮举。记者 夏升权 摄


近年来,钟锦权明显感受到,随着宣传力度的持续加大,许多学生、青年都对划龙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今每到端午节前,他的手机就响个不停,“很多人前来咨询如何加入龙舟队”。自2017年起,中山南下长龙龙舟队也一直积极鼓励所有热爱龙舟的人加入,他们不分国籍、不分年龄、不分性别,只要热爱,就能成为龙舟文化的传承者与推广者。如今,队伍不仅吸纳了多位“00后”龙舟队员,还培养了能力极强的女鼓手,以及来自芬兰的龙舟队员。


来自芬兰的龙舟队员(中间)一展身手,与队员们一起奋力划桨。记者 夏升权 摄


钟锦权由衷地表示,看到如今龙舟赛事办得越来越红火,热爱龙舟文化的人也越来越多,作为龙舟传承人的他感到非常欣慰。

精彩赛事结束后,便进入了“泼水时间”。各条龙舟上的队员们兴奋不已,纷纷扬起手中的桨,热情地向岸上人群泼水,寓意风调雨顺、吉祥安康。


各条龙舟上的队员们兴奋不已,纷纷扬起手中的桨,热情地向岸上人群泼水。记者 文波 摄

看龙舟、品民俗
近10万人次到场观赛

赛事在东明桥与康华桥之间的岐江河水域范围开展。这是中山一年一度的民俗活动,也是粤港澳大湾区一年一度的盛事。当天岐江河两畔座无虚席。比赛区域一河两岸的近800米栏杆前,一大早就倚满了从五湖四海赶来观赛的市民游客,其中不乏有港澳同胞、华侨华人等。大家在岸边声嘶力竭地摇旗呐喊,为运动健儿们加油助威。住在周边的市民也纷纷倚在自家阳台上观赛,构成一道别样风景线。据悉,当天共有近10万人次市民游客到场观赛。


现场观赛的市民游客热情高涨。记者 文波 摄


“龙舟赛太精彩了,这才是端午节该有的味道!”来自香港的陈先生透露,他多年来一直在中山做生意,往年端午假期都要回香港陪家人过节。得知今年中山龙舟赛比往年规模更大且活动更丰富后,他索性把家里人都叫来了中山。随着比赛的深入,现场气氛愈发紧张,陈先生的情绪也随之高涨,每当有队伍冲刺过终点线时,他都忍不住鼓掌和欢呼。“没想到现场看比赛是这种感觉,队员们团结一致、奋勇争先的运动精神特别能感染人,好像整个人都沸腾起来了!”陈先生满脸兴奋地说。


比赛现场紧张刺激又精彩。记者 夏升权 摄


除了看比赛,头一天晚上,陈先生一家还去兴中广场逛了龙舟文化月之“粤菜师傅·品味中山”美食汇,“一边品尝中山美食一边欣赏岐江夜景,很有节日的氛围”。陈先生表示。


游客品尝粤菜师傅做的美食。记者 黄启艳 摄


观赛人群中,一位名为“诺诺”的小朋友吸引了记者的注意。他以扇柄为木桨,一边喊着口号一边做着划龙舟的动作,认真的模样令人忍俊不禁。“可能是受爸爸的影响,诺诺一直对龙舟都特别感兴趣,这几天他爸爸为了比赛,每天晚上都要训练,他就在岸边陪着,平时在家里也经常模仿他爸爸划龙舟。”诺诺妈妈黎小姐介绍,自己是张溪村人,家中好几位男丁都是当天赛事龙舟队队员。为了给他们加油鼓劲,8位家庭成员天刚亮就来到了现场等候。黎小姐感叹,这么多年来,无论刮风下雨,家人每年必到,“好像不看龙舟赛就不算过端午节了”。

为方便广大市民游客观赛,赛事通过在岐江河畔搭建的大型LED屏幕实时播放,提升市民游客观摩体验。同时,赛事还通过央视总台大湾区之声、新华网、南方日报、广东广播电视台、羊城晚报、中山日报、中山广播电视台等央、省、市媒体进行直播,吸引超1300万人次云端观赛。

保安全、供服务
超1500名志愿者“站岗”赛事

激情盛会上,除了奋力拼搏的运动员、热情高涨的观赛市民游客,还有一群在背后默默奉献和服务的“可爱的人”。无论是“天使白”“橄榄绿”,还是“守护蓝”“志愿红”,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

清晨六七点,当大家还在甜蜜的梦乡时,志愿者们已经迎着初升的太阳出发,抵达赛场后便开始紧张有序的赛前志愿服务准备工作。待到大家陆续进场时,他们便各守其岗、各尽其责,为市民游客提供各类志愿服务。


志愿者为市民游客提供细心服务。记者 黄艺杰 摄


“您好,请照看好您的小孩”“请不要依靠栏杆,注意安全”“厕所往前走,就在观景台下”……比赛现场,每隔十余米,就能看到志愿者忙碌的身影,成为赛事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在一河两岸观赛区域,他们耐心引导市民游客,为大家提供观赛指引、服务咨询等服务;在医疗服务岗上,他们备足了医疗物资,时刻准备为参赛选手和突发事件与情况服务;在各个进出路口,他们早早开始忙碌,一个个耐心指引前来观赛的群众停好车……炙热的阳光洒下,加上闷热的天气,他们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湿。


志愿者们维持现场秩序。记者 黄艺杰 摄


“我不觉得辛苦,既能帮助别人,又能感受龙舟赛事热情氛围,我觉得收获满满!”来自中山市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一学生志愿者冯水铭,当天5时30分就起床了,6点50分前已抵达赛事现场。一到现场,他就帮忙搬运物资。等到市民游客陆续前来时,他又转为负责B2区域的观赛秩序维护。从高中起就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的冯水铭经验很是丰富,现场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很是得心应手。

见到19岁的志愿者曾钰洁时,她正在为一位小朋友指引卫生间的所在位置。每个观赛区域的具体划分,卫生间、垃圾桶等所在地,曾钰洁都了然于心。“活动开始前,培训的负责人已经带我们多次过来踩点,我自己还利用空闲时间来现场走了两遍。”曾钰洁透露,成为本次活动的志愿者很不容易,名额全靠“抢”,因此她格外珍惜这次做大型活动志愿者的机会。这对于来自江西的她来说,不仅是一次与社会交流的机会,更是感受广东端午氛围的机会。


比赛现场,应急救援艇在巡航。记者 文波 摄


据悉,本次赛事共有超1500名志愿者为赛事顺利进行保驾护航,其中学生志愿者共有超350名,为广大市民游客提供交通疏导、秩序维护、后勤保障、应急保障、水上救援、城市服务等志愿服务。

赛为媒、促活力
端午三天“饕餮盛宴”享不停

石岐赛龙舟是省级非遗项目,赛龙舟也是全市、全省乃至全国人民和全球华人喜闻乐见的传统文体活动。此前,中山已成功举办了多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山)龙舟邀请赛。

今年赛事活动实现“端午三天,天天有比赛,天天可观赛”,赛事规模、时长及创新性均为历年之最,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今年,中山还专门制作了原创龙舟赛主题曲《岐龙飞舟》。据悉,今年共有63支队伍参赛。6月8日、9日,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中山)龙舟邀请赛先后进行了镇街组赛事和助力“百千万工程”组赛事,提前唤醒了中山市民群众的龙舟文化基因和记忆,激发了大家的观赛热情。


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中山)龙舟邀请赛镇街组赛事举行。记者 余兆宇 摄


除了激情澎湃的龙舟赛事,本次活动还结合龙年主题和龙舟文化元素,组织了六大系列共九项文旅活动,配套举办“龙韵流长”系列的龙舟文化展,“岐乐龙龙”系列的非遗巡游会,“龙灯璀璨”系列的中山龙舟彩灯会,“龙音悦动”系列的“岐江之夜·乐伴香山”音乐会,“龙趣乐享”系列的水上运动项目展示、“粤菜师傅·品味香山”美食汇、龙舟沉浸式体验等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市民群众端午假日在中山便能“一站式”吃、喝、玩、乐、游、逛、购,精彩享不停。


“岐江之夜 乐伴香山”吕文成作品音乐会现场。记者 黄艺杰 摄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赛事场地选定在中山老城区石岐,既体现了龙舟文化在中山的传承与弘扬,也通过岐江河一河两岸的崭新面貌展示了中山近年来在城市建设、文化保育、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市民游客在兴中广场一带游玩。记者 余兆宇 摄


在国家重大工程、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交通枢纽深中通道即将通车的历史时刻,今年龙舟赛参赛队伍持续增加,赛事规模不断壮大,龙舟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赛场上的“速度与激情”与老城区的联动将进一步点燃石岐乃至整个中山的热情,吸引更多人到访中山,了解这座城市的气象万千,爱上这里的厚重底蕴。

记者 江慎诺 付陈陈

◆编辑:龙慧◆二审:陈吉春◆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