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中山南区寮后村
小编才终于明白了古代人对隐居的热忱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黛瓦粉墙彰古道,半城烟火半城诗
煮茶、听风、品清欢,偷得浮生半日闲
01 青砖里,黛瓦间,树荫下
是带不走的光阴故事


从寮后村牌坊进村,便会遇见村里的“长老”——几棵相映成趣、交织生长的百年榕树,最主干的榕树是“中华名树”,是中山现存最大、最古老的榕树之一。
传说,这棵榕树是村中祖先沿江放鸭,在河边搭茅寮,一条榕树枝漂流至此,他随手捡起插在茅寮前,便生长至今。而背后这片土地,也就命名为“寮后”了。

百年榕树附近有一处百年庙宇——天后庙,建于明朝天启元年。村前牌坊上雕刻着“寮村福田荫今古,后殿祥云绕仙榕”,形容的便是这幅景象。
02樟树浓,荔枝香,蝉鸣闹
是久违的静谧、安逸且自由


穿过庙宇旁的健身广场,从一条楼梯小径向上走去,便能遇见一大片香樟树林。天气好的时候,阳光会顺着樟树叶的纹路缝隙洒进石板路上,照得人暖洋洋的。当微风吹响婆娑的树叶时,像走进了“爱丽丝秘境”一般。

走过樟树林,便会经过蝉意民枫民宿(中山寮后店)。民宿由民国时期的老旧青砖房改建而成,如果你想寻一处幽静,暂别城市的喧嚣,这里会是不错的选择。




泡上一壶热茶,与三两好友知己闲谈话趣、赏花观鱼,再惬意不过。民宿的限定美味“柠檬鸭”一定不能错过,酸甜鲜香、滋味十足,需要提前预订哦!


民宿外,是一围古城墙,斑驳的黄沙泥砖,是历史的痕迹。对开是一大片葱葱郁郁的荔枝林,一簇簇黄色小花缀满枝头,待夏天,便会摇身变成一串串饱满香甜的荔枝果实。
寮后村内有多处百年荔枝林,今年的花开得格外茂盛,这个夏天,应该可以大饱口福!


荔枝林的对面是塘包山公园,到草地上撒野奔跑、晒晒太阳、野餐拾趣,去感受大自然的生命力。



荔枝林与塘包山公园中间,有一条悠长的绿道,绿道的尽头屹立着一棵百年香樟树。蓝天下的樟树青葱翠绿,树上的鸟鸣蝉叫,村里巷陌的你语我侬,显得格外安逸。


往米铺巷里走进去,这里保留了最有历史味道的石板路,墙檐也总会有盛放的鲜花,橙色的炮仗花瀑布,红色的使君子花簇,很是好看。


穿过米铺巷,来到寮后大街,就可以偶遇到一栋油画风的寮后阅书报馆。报馆建于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是当年华侨捐资建设而成。两层砖木结构的骑楼建筑,搭配上薄荷绿的外墙、精美的浮雕,非常有油画感。

经过三角巷,顺着饭香走到巷子尽头,这里有一家专门吃“菌”的私房菜——万珍私厨。这里有老板自己的灵芝、食用菌种植场地,点菜很省心,直接来一个全菌宴养生食用菌套餐,一整只灵芝鸡、两只乳鸽、珍稀新鲜养生菌、长寿菇焗饭、灰村花肉饼、灵芝茶......伴着四周环绕着的古色古香碉楼,别有一番风味。

03英雄魂,乡愁浓,村里情
是这里生生不息、熠熠生辉的根源
寮后虽小,名人辈出,其中最响亮的名字,莫过于孙中山的得力辅佑、粤海关总长高汉,孙中山护卫长、国民党军队少将旅长杨星辉。
高汉生于1890年,早年在晚清政府广州海关学堂任教,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任命高汉为粤省海关主任兼拱北海关关长,获赠孙中山亲书“博爱”“和平”条幅。终老于寮后村。
杨星辉生于1886年,为早期的同盟会成员,辛亥革命爆发后,他便从海外回国加入革命,将多年行医的积蓄交予孙中山做革命经费,跟随孙中山转战南北。1922年,军阀炮轰总统府,杨星辉带领卫士与叛军交火,掩护孙中山、宋庆龄撤退。在北伐战争时任护卫队长,被授予陆军少将,获赠孙中山手书“天下为公”横幅、一把指挥剑。1951年返乡,1954年终老于寮后。


英雄先贤的精神淌过历史的长河,以生生不息的火光淬炼后辈的筋骨和魂魄,铸就了寮后人沉着冷静的智慧、爱国爱乡的情怀和自强坚韧的脊梁。
旧街角、老侨房、英雄故事、家长里短、炊烟饭香......都为村子赋予了最有活力的生命力。
百年老树间流淌的晨雾
青砖石缝中蜷缩的落花
夯土墙上斑驳的落日光影
是美,是安逸,是偷得浮生半日闲
◆编辑:吴玉珍◆二审:陈吉春◆三审:周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