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落地!中山海关规范高效处置保税料件“短溢”现象
发布时间:2024-06-03 来源:中山+

6月3日,记者从中山海关获悉,一项备受中山加工贸易企业关注的新政——《加工贸易货物“短溢区间”管理行政执法裁量基准》已正式落地。据了解,该政策是海关总署推动加工贸易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惠企改革措施之一,旨在通过在加工贸易全流程管理中引入“短溢区间”管理,进一步优化容错纠错机制,为企业在保税料件生产过程中出现一定幅度的数量偏差提供便利、规范的处置程序。

中山海关关员在我市加工贸易企业开展工作。通讯员供图

记者了解到,政策落地前夕,中山海关深入企业,迅速制定政策推广计划,“线上+线下”召开专题宣讲会,向70多家企业开展政策宣传,辅导企业用好用足海关最新政策。

广东格兰仕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报关负责人黄建荣表示,在保税料件实际生产过程中,生产环节往往存在非主观的料件短少、溢余的情况。“过往,这种短少溢余情况需要通过海关核查认定,或是走主动披露程序进行处置,流程较长,对企业的经营产生了一定压力。现在,我们可以根据生产实际制定管理目标,确有短溢情况,按照裁量基准进行处置,减少违规受罚风险。”

据了解,新政落地当日,就有加工贸易企业向中山海关发送账册报核数据,其中符合“短溢”管理裁量基准共有322条。

“这次报核,我们有18项存在‘短溢’情况。我们如实向海关部门申报,经过与海关数据对碰,都符合±1%的‘短溢’比例,可以按‘短溢区间’管理新政,正常办理后续核销手续,免去了过往举证说明等环节,整个流程非常高效、快捷。”广东长虹电子有限公司报关经理钱永林说。

中山海关驻民众办事处加工贸易监管科科长吴清强表示,实施“短溢区间”管理后,企业办理相关账册核销手续,等待“能否正常核销”结果的时间,有望从以往的两三周缩短至现在的一天,提速效果明显。该项政策将惠及中山关区近80家加工贸易企业。下一步,中山海关将持续加强政策宣传,将海关政策“红利”实实在在转化为惠企“便利”。

记者 付陈陈 通讯员 张瑞谋 黄妙双

◆编辑:龙慧◆二审:陈吉春◆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