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中山代表团举行会议,继续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并面向媒体开放。省人大代表、市委书记郭文海等代表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更高质量完成
“百千万工程”三年目标
新华网记者提问,2025年是“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关键一年,中山将如何精准发力铸长板补短板,推动“百千万工程”结出丰硕成果?
郭文海表示,广东以头号力度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两年来,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大变化,衷心拥护支持,并自觉投身“百千万工程”。立足“三年初见成效”重要节点,中山将坚定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锚定“经济强、城乡美、社会治,奋力实现城乡协调共同富裕”目标,坚持全域规划、全域建设、全域治理、全域融合,更高质量推动“百千万工程”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一是推动镇村经济强起来,更高质量推进镇村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加快推进跨镇街十大现代主题产业园建设;更高质量推进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探索推进村组统一核算、统一经营,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加快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倍增目标;更高质量打造环五桂山“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示范带,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二是推动城乡美起来,更高质量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和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加快补齐人居环境短板,打造协调、干净、整洁、美丽村庄;更高质量推进水污染治理,坚持“四个一体、六污同治”,在彻底消除黑臭水体基础上,因地制宜科学清淤,健全全链条治水管水长效机制,重现水清岸绿的岭南水乡;广泛动员群众“自己家园自己建自己管自己美”,持续发动党员干部“入镇下村”,带动群众攻坚“百千万工程”。三是推动社会和谐善治,更高质量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让中山更加文明、平安、和谐、稳定。
抢抓机遇
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
凤凰卫视记者提问,新的一年,中山将如何发挥自身优势,纵深推进深圳、中山“六个一体化”,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
郭文海表示,深中通道是世界走进中山、中山走向世界的黄金大道、开放大道。中山将抢抓机遇,锚定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全新定位,更高质量建设省委部署的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加快推动深中规划、营商环境、产业、交通、创新、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等“六个一体化”。要在思想观念上持续学习深圳等先进城市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打造让企业家更满意的一流营商环境;更高质量推进深中产业一体化,谋深做实深中经济合作区,加大力度面向全球招引一批优质项目落地;更高质量推进深中交通一体化,“海陆空铁”全面发力,加快深南中城际规划建设,优化深中“组合港”运营航线,探索发展跨珠江口低空物流航线;更高质量推进深中创新一体化,持续借力深圳创新资源赋能中山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更加深入推进与港澳融通发展,打造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平台和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健全港澳企业投资兴业便利化机制,助力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精神至关重要!”郭文海最后表示,无论是实施“百千万工程”,还是推进大湾区建设,都需要激发广大干部敢想敢闯、担当作为、实干苦干的精气神。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无私高效服务企业扎根中山做大做强,形成全市上下同心同力奋斗“百千万工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营造企业安心发展、
百姓安居乐业的城市环境
三年来,中山全力推动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和水污染治理攻坚战,城市更加宜居宜业。省人大代表、溪角社区居委会主任刘玉田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以自己工作所在的沙溪镇为例谈了感受。她说,2021年前,沙溪镇建设用地开发的强度已经超过45%,碎片化严重。同时由于低端的产业集聚,水污染的问题十分严重。三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沙溪坚定不移地推进“工改”、治水两大攻坚战,“工改”改出了农村新面貌,以前破旧的低效工业园,现在已改成一幢幢设计高端、时尚的现代化厂房,更有力地促进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随着水环境和人居环境的不断优化,越来越多的村民搬回到农村居住,大家的幸福感不断提升。
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动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是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省人大代表、中山榄菊日化实业有限公司科创中心有害生物防制研发总监廖国栋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山通过加强惠企服务、完善政策体系、投入扶持资金等举措,全力推动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榄菊日化坚持以创新为驱动,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积极迈进,在小榄镇投资4.5亿元建设全行业首个智慧工厂,被国家工信部授予“绿色工厂”“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等称号。“作为中山企业,我们充满信心,将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中山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省人大代表、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龚俊强深有体会。“我20多年前来到中山工作,后来创办联合光电扎根中山,见证了中山市场环境的变迁,也深切感受到政府对企业的贴心支持和高效服务。”龚俊强表示,2022年开始,中山把每年11月1日设立为“企业家日”,高规格举办企业家大会,表彰优秀企业家,听取企业家意见建议,在全社会营造了重商、爱商、护商的营商文化环境。中山市场活力蓬勃,政府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实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服务承诺,真正将优化营商环境落在实处。“这些举措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中山市委、市政府对民营企业家的深切关怀与坚定支持,也让我们对中山高质量发展充满了信心与期待。”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省两会热点话题之一。作为来自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代表,石正兵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近年来,中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推动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企业创新营造了良好环境。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太力集团将创新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瞄准世界一流企业,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进行了一系列组织变革、资源变革、模式变革和效益变革,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未来,我们将继续以创新为核心要素,持续推进变革,为广东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太力力量。”
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力量。省人大代表、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岳巧云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近年来,中山市委、市政府深入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着力打响中山职业教育品牌。顶层设计上,中山将职业教育的发展纳入五年发展规划,为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筑牢根基。资金政策上,设有双高建设、产教融合等专项基金,通过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入校兼职,鼓励校内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将企业新工艺、新方法融入教学。此外,中山十大舰队产业集群以及中小微企业数字转型升级工作的推进,为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及毕业生就业搭建了优势平台,推动职业教育规模与内涵齐升。
编辑 侯海影 二审 黄廉捷 三审 吴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