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暨全市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发展座谈会召开。这场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春节后举行的首场学习会,聚焦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亮出政策大招,释放出中山全面学习AI、拥抱AI,加快发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强烈信号。

DeepSeek的横空出世,在人工智能领域掀起浪潮,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如何在这场浪潮中占据主动?座谈会本身就亮出了中山拥抱人工智能的态度。
会议邀请来自深圳的企业专家——华为全球培训中心首席讲师黄海洲作讲座。一个细节值得关注:会前,市委书记郭文海主动起身,邀请黄海洲等专家身边就坐,带领广大领导干部认真听讲,并就中山人工智能发展现场问计。华为是全球知名企业,也是深圳龙头企业,在AI赋能产业发展方面有深厚积淀。此次,中山高规格举行学习会,邀请华为专家作报告,可视为深中两地政企互动合作的一个新的开始。
中山对发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高度重视,从现场互动可见一斑。会议邀请了协会和企业代表就人工智能赋能企业发展谈认识、讲体会、提建议。中山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执行会长范丛明介绍,他本人还兼任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执行会长。在双方协会交流推动下,至今,已有13家企业成功入驻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科创园(中山)。园区依托深圳研发优势和中山制造实力,不断拓展智能锁具、灯具、家电等领域的合作。
“这就是深中一体化的优势。”郭文海听完汇报后紧接着表态,中山将积极向深圳学习,他本人将主动挂点中山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推动双方协会交流合作。郭文海表示,召开此次会议的目的,是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进一步坚定信心、决心,推动人工智能更好赋能千行百业,用好用足用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政策,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围绕学习、应用、产业、人才四个关键词抓好落实。
当天,中山还推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重磅配套政策,发布了《中山市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措施》指出,中山将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成1个城市人工智能赋能中心,部署10个以上行业应用模型,谋划3个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园区,打造150个以上人工智能示范项目。除了提出打造城市人工智能赋能中心、开展“AI+制造业”行动、谋划建设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学研平台等举措,《措施》还专门提到高标准建设中山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与座谈会现场互动紧密呼应。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政策还面向广大企业公布了中山市人工智能赋能场景机会清单,详细列出了应用领域和负责单位,50个应用场景一目了然,为企业“对号入座”提供便利指引。
【统筹】隋胜伟
编辑 陈家浩 二审 王欣琳 三审 苏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