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付宝的资金,只能用于消费和转账转出,不得向银行账户回提;转账单笔金额不得超过1000元,一年转账不得超过1万元;个人支付账户单笔消费金额不得超过5000元,一个月不得超过1万元……”上周四开始,央行叫停二维码支付、虚拟信用卡业务后,一份关于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征求意见稿,以上几个规定,让不少“宝粉”变得很不淡定。 “一旦这些规定真的落实了,余额宝等互联网理财,我们还能怎样玩?”从春节过后将大部分活期存款放在理财通的林小姐,周末选择了将所有资金赎回。当然,这不仅仅是因为一份尚未实施的草案,她透露,近段时间,理财通的收益逐步下降,她也在犹豫是否将资金重新购买理财产品,而央行对互联网理财进一步限制草案,使她加速了决定,“草案提到的,不得向银行回提这一规定,分明就是灭了余额宝等互联网理财的节奏”。 变脸:叫停条码支付、虚拟信用卡业务 上周初,支付宝、腾讯财付通两大互联网巨头,就联手中信银行合作推出虚拟信用卡业务,开始了猛烈的宣传预热。但在13日(上周四)晚间,事情却开始峰回路转。央行一份关于“暂停支付宝、腾讯旗下财付通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虚拟信用卡等有关业务”的文件,让市场措手不及。 据悉,央行已接到一些投诉伪造二维码、通过木马软件植入来套取客户现金的诈骗投诉,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业务出现了较多问题。央行下发的文件称,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突破了传统受理终端的业务模式,其风险控制水平直接关系到客户的信息安全和资金安全。目前,将条码(二维码)应用于支付领域有关技术,终端的安全标准尚不明确。相关支付撮合验证方式的安全性尚存质疑,存在一定的支付风险隐患。 同时,虚拟信用卡突破了现有信用卡业务模式,在落实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保障客户信息安全等方面尚待进一步研究。为维护支付体系稳定、保障客户合法权益,总行有关部门将对该类业务的合规性、安全性进行总体评估。 消息出来后,14日下午,中信银行临时停牌,盘中一度下跌9%,最后以大跌8.26%收盘。在年后,因为有互联网金融这一炙手可热的概念,中信银行股价一路高歌猛进,即使在近日大盘暴跌重新回到“1”时代之时,中信银行的走势强悍。对于虚拟信用卡被叫停,中信银行也证实,监管部门要求其补充材料,相关材料报备后,才能继续这一业务。 支付宝公关总监陈亮也在微博统一回复媒体的询问,他强调,支付宝已经向央行进行了汇报和沟通,并会根据央行要求递交相关材料,请大家无需担心并保持信心。 升级:互联网金融业务征求意见草案 如果说,条形码支付和虚拟信用卡离我们还有一点远,那么,最近大热的互联网理财、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习惯的网上消费的受限,才是央行真正的杀手锏。14日,市场流传出来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手机支付业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以下简称“草案”),让大家惊出冷汗,疑惑又恐慌。 据悉,上述草案中相当不合理的规定:“个人支付账户单笔消费金额不得超过5000元,同一个客户所有支付账户消费月累计金额不得超过1万元。超过限额的,应通过客户的银行账户办理”;“个人支付账户转账单笔金额不得超过1000元,同一客户所有支付账户转账年累计金额不得超过1万元”;“支付机构应对转账转入资金进行单独管理,转入资金只能用于消费和转账转出,不得向银行账户回提”。 简单解读,如果草案执行,这意味着我们以后在淘宝上个人单笔消费不能超过5000元,同时,同一账户买入余额宝一年最多只有区区1万元,当然,最狠的是,资金不得转回银行账户,能出不能回,我们还只能眼看着高于活期十几倍的收益,彻底死了来回捣鼓银行活期存款的心。 “请大家对监管机构也对我们保持信心和耐心;我们已经将相关意见反馈给了央行,并且在密切沟通之中;支付宝使用一切正常,余额宝使用一切正常!”支付宝在承认这一草案存在的同时,也强调这还在草拟阶段,远未正式颁布更未实施,让恐慌疑惑的用户“放心”。 但是,和之前央视评论员钮文新号召“取缔余额宝”不同,和银行集体抵制互联网理财一样,这次出手的是央行。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因此央行此次出手之急,令人大为意外 。因此,支付宝官方调侃式的微博,不再像之前一样抚平大家的疑虑了。互理财的忠实拥趸宝粉们,不再淡定了。 围攻:多家银行集体“限购” “如今,市民要把银行资金转出购买互联网理财产品,赚取高收益越来越不容易了”,余额宝使用者周先生透露,他发现,年后不少银行调低了转入理财通的资金限额。事实上,日前,几大国有银行再次调整了快捷支付的额度,并将转账时间也做了调整。 以工行为例,银行调低电脑端和无线端的银行卡快捷支付限额,其中电脑端本人储蓄卡转入余额宝资金限额调低至5000元/笔,单日限额2万元,单月限额5万元。无线端则调整为:单笔单日单月5000元/5万元/5万元。在此之前,工行的快捷支付并没有额度限制。原来同样没有做出额度限制的农业银行,也将其单笔单日的额度设置为1万元;一直对理财通比较大方,设定单月额度为50万元的建设银行,也将这一额度降低到10万元。 有银行表示,做出这一决定是因为考虑快捷支付的安全问题,不过,也有分析认为,也不排除是银行有防止存款流失的动机。近日,交行的研究报告指出,在综合考虑1、2月存款状况后发现,假日效应(节前企业集中向员工发放奖金,企业、个人短期理财)不能充分解释存款明显下滑的现象,利率市场化和金融创新是导致存款下降的重要原因。数据显示,今年1、2月份,累计新增存款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了8339亿元。 在此之前,中国银行业协会召开会议研究银行存款自律规范的措施,会上提出考虑由协会出台相关自律规范文件,将“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货币基金存放银行的存款纳入一般性存款管理,不作为同业存款。而目前,三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总行不接受各自分行与余额宝旗下天弘基金为代表的各类货币市场基金进行协议存款交易。 相关新闻 互联网金融内忧外患有人选择退出观望 余额宝的基金经理王登峰表示,货币基金的收益率下降会持续一段时间,会寻找到新的均衡点,下一个可能是收益率年化4.5% 左右。一边各大银行的转出资金限制,一边是央行祭出杀手锏,一边是自身收益率的急剧下降,互联网金融可谓内忧外患。 确实,相比之前高收益的吸引力,目前准备赎回“宝宝类”产品转投银行理财的人明显增加。尽管目前还没有出现资金大规模撤出的情况,但趋势已开始出现,而最近央行的举措更是对这股赎回力量,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催化剂作用。 退出者:选择退出规避风险 林小姐就是赎回人潮中的一个,从2月开始,她陆续将银行的活期存款转入理财通,而在一笔5万的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后,因为暂时没有找到收益率满意的银行理财产品,她也将这笔钱转入了理财通,最高峰时期,她理财通的金额在8万。但在上周末,她选择将理财通所有钱重新转回了银行。 “随着收益率的不断下降,之前也一直在犹豫,是不是赎回理财通购入银行6% 收益的产品,锁定这段时间的收益”,她透露,但由于工作忙碌以及考虑流动性的原因,她迟迟没有做出实质性行动,但是,从上周四开始不断传出互联网金融遭到打击的消息,于是她在上周六决定赎回。“其实也是知道草案不会那么快落实,但是,还是规避一下为好”,她透露,目前媒体报道的草案的规定中,她认为最让她恐慌的是资金不得向银行回提这一规定,如果这一规定真的落实,即使互联网理财再高收益,流动性再高,她也只能望而兴叹,“毕竟,我们生活与钱有关的事情,主要依靠的还是传统银行体系。” 和林小姐做出一样选择的还有市民黄小姐,在上周末,她也将理财通的资金全部赎回。提及原因,除了互联网理财收益率下降外,她也坦承,草案中的相关规定,让她感到不安,“虽然钱不多,但也不想遇到一旦规定落实,大家集体挤兑的情况”。 对于这次央行的举动,新浪的调查结果显示,有6成人员表示非常不合理。而在微博上,不少人更是情绪爆发,更有不少人认为,此次央行重手出击,一些互联网理财产品会首当其冲受到影响,而此前风头正劲的腾讯、阿里巴巴等公司,可能“倒霉日子”要来了。而作为小市民,还是应该规避一下政策带来的不确定风险。 观望者:先看清楚方向再作选择 80后爱网购的林先生在听到央行上周推出的两大举措后,表示有“晴天霹雳”的感觉。作为一个非常乐意接受新生事物的人,让身在一线城市的他,几乎将支付宝钱包用成了真正的钱包。“如今二维码支付在超市等地已经相当普及,也很方便”,至于安全性,他透露,因为都是一些小额支付,不会影响很大。“其实银行也有无需密码则可进行的小额支付业务。任何一种支付方式,带来便捷的同时,肯定都有风险。比如信用卡,也有很多克隆假卡进行消费的负面消息,是不是也要把信用卡取缔了?” 林先生透露,去年,他的IPAD、新款手机、单反相机甚至镜头,“我多数单笔消费都在5000元以上,如果通过第三方支付的单笔消费不能超过5000元,这也太不合理了”。由于多数消费通过网络,他的大部分流动资金都不放在银行的活期,而是存入余额宝。不过,他透露,对于央行不合理的草案内容,“应该会引起市场反弹,相信支付宝、腾讯等企业通过沟通,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所以,尽管周围的朋友,都有减少余额宝资金的举动,不过,目前为止,他还是选择观望,“等马云有了银行后,大家把钱放里面,对接一下第三方支付会方便很多,就算出了问题,也是马云自己的银行”。 作为互联网理财的参与者,银行工作人员王小姐在接受采访时强调,此前也发生了不少支付宝账户资金被盗的消息,从安全角度而言,央行加大监管并不是坏事,市民也应清楚风险所在,注意规避。 实际上,在上周,市场一直热议的民营银行牌照一事,也有了进展,首批民营银行的试点名单出台,此次央行重点打击的阿里巴巴、腾讯确实都在名单之列。但是,毕竟远水救不了近火,未来民营银行能从事的业务仍是未知之数。不过,与其一味围堵,监管部门按照网络银行业务运行的特点设计出新的、适应互联网新金融的监管制度和模式,这是最为急迫的事情,毕竟,这股潮流和趋势,谁也阻挡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