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中山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在2022年工作安排第九项重点工作中提出,深入推动文化兴城,打造大湾区人文城市地标。
市人大代表梁静雯表示,此次会议,她不仅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山市托育机构的建设和监管的建议》,还十分关注如何写好“文化兴城”大文章的话题,并提出两方面的建议。
第一,深入挖掘中山本土名人资源,充分利用好中山的文化“IP”,发挥中山文化特色影响力,打造具有中山特色的城市文化格调。中山古称香山,曾涌现出一大批在文化、艺术、思想、教育等领域的名人,比如郑观应、郑锦、萧友梅、方人定、黄苗子等。令中山人更为自豪的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正是在孙中山思想的引领和感召下,形成了20世纪文化上空璀璨的繁星。建议充分利用这些中山的文化“IP”、文化名人,发挥中山文化特有的影响力。
第二,在公共文化服务上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是建议“做强做精”品牌文化活动,着力打造有区域或国家影响力的精品文化品牌活动,建议与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文化企业强强联合,打造公共文化服务精品活动,提升中山城市的文化魅力和影响力。二是加强对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项目的支持力度,增加政策的灵活度,打造具有中山特色的文化格调。
第三,建议在中山的街区社区设施中融入文化元素符号。
第四,建议针对中小学生编印“香山文化”本土教材,传承中山文化。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记者 徐世球 陈慧
◆图+/记者 文波
◆编辑:蓝运良
◆二审:朱晖
◆三审:岳才瑛
◆终审:程明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