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走出中山看中山·“百千万工程”深调研成都行| “无中生有”造IP (2)

发布时间:2023-10-09 来源:中山日报

【龚家村篇】

到2025年,乡村振兴要取得决定性进展,是今年市政府提出的强镇兴村“1388”行动方案中的重要目标之一。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加强“农文旅”深度融合,无疑是一条光明大道,也是一条必经之路。但纵观中山的发展现状,由于缺乏“天赋异禀”的自然风光基因,乡村文旅产业的发展一直未能让人眼前一亮,土地资源配置待优化、宣传推广不足、扶持力度有限、配套有待完善等问题仍然存在。8月21日至8月25日,在“走出中山看中山·‘百千万工程’深调研”中,本报记者走进了位于四川成都的彭州市桂花镇金城社区以及金堂县淮口街道龚家村,在这两个既无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又无特色产业、文化资源的普通小村庄中,我们看到了从“空心村”“贫困村”到“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乡村文化振兴样板村”的华丽蜕变。在两村“无中生有”打造文旅IP,实现“农文旅”发展“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的大智慧中,亦找到了值得中山学习的闪光点。

荒山变“油库” 产业复合产值1亿元

从成都出发向东行驶约1小时,是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成都市“百佳示范社区”金堂县淮口街道龚家村的所在地。在群山环抱下,龚家村偏安一隅,静谧悠然,一阵风吹过,漫山的油橄榄翻起片片绿浪,欣欣向荣的美丽乡村新风貌正徐徐展开。

“今年果子结得不错,好好管理,争取产量超过去年!”拨开枝叶,金堂县淮口街道龚家村村民高云海仔细察看着刚结出的油橄榄果,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一斤果子可卖4元多,我家300多棵油橄榄树,估计收入4万多元不成问题!”

今年43岁的高云海是龚家村土生土长的农户,在他的记忆中,眼前这座山曾经是一个常年缺水,没法种地的荒山,“以前村民宁可去外地打工,山上的地也没人愿意种,光秃秃的,一下雨到处是泥巴。”高云海说,现在山上环境变好了不说,随着油橄榄产业的发展,村民的腰包也越来越鼓了,“常青树”变成了“摇钱树”,荒山也变成了金山。

龚家村党委副书记何勇介绍,龚家村曾是成都市相对贫困村,2016年底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8680元。结合本地的种植环境,龚家村在各部门的帮助下,选择了将抗旱性强、经济效益好的油橄榄作为核心产业,逐步形成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产业发展模式。

“在一产方面,我们采取‘联产合作’种植模式,由村民提供土地,农业公司提供人工、种苗、肥料等生产资料,村集体负责组织、管理,专业合作社提供服务。”何勇介绍,二产方面,则引进农业公司打造橄榄油加工厂,村集体以购买生产设备的方式入股,每年橄榄油生产旺季还能解决村民的就业问题。三产方面,完成龚家村展销中心、中国油橄榄商城建设,通过“线上+线下”进行销售,不断提升农副产品附加值。

截至2022年底,龚家村种植油橄榄达8000亩,生产橄榄油、橄榄茶、橄榄酒等精深加工产品10余类,复合产值达1亿元。

农文旅融合发展 山顶观景火出圈

远方,群山兀立,苍翠峭拔,云遮雾绕;近处,栈道纵横,绿植丰茂,游人如织……站在龚家山顶的观景平台上向四周望去,虽无名山大川,但目光所及之处仍觉心旷神怡、悠然自得。自去年夏天露营风盛行起,龚家山一跃成为川A大军的出游新宠,不少成都市民慕名来此爬山、露营、看日出。社交软件上,龚家山更被冠以“新晋网红打卡地”“小众绝美打卡点”等美称,一夜之间火出了圈。

“早就听朋友说起过龚家山的大名了,这次来看,果然很适合休闲游。”一大早便和朋友骑着摩托车直奔山顶的苏姓小伙说,他经常和朋友骑车去成都周边玩,这次来龚家山的体验很好,打算下次再来“二刷”。

据了解,旺季时,每天来这里自驾上山的私家车有上千辆,有上百顶帐篷在此过夜等日出。为此,当地专门修了公共卫生间、公共取水点等,村里还引进了专业团队,打造供游客山顶留宿的露营基地和民宿,国庆期间已经正式投用。

“为给游客提供更好的体验,我们还在山上打造了16公里的国家A级登山健身步道,建设木栈道2.5公里,彩色旅游步道2公里,串联油橄榄主题公园、四季花卉园林、山顶观景平台、炮台山—灵开寺景点等,形成了一条步游观光环线。”何勇说,依托集加工厂、油橄榄研究院、体验中心、橄榄树餐厅于一体的油橄榄产业综合体,村里还推出了“产学研”实地参观学习服务、公司团建服务,以及互动体验、纪念品采购和特色餐饮等多种服务,在文旅消费场景融合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目前,依托油橄榄产业园的发展,龚家村已形成以产业道路为轴线的乡村旅游发展廊道,建成六间房、云顶牧场、半山别墅、百凤缘等民宿客栈餐饮主体,可同时接待游客300余人。

眼看着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在村里开设餐厅与民宿的海归博士叶方与好友王菱正在启动一个乡村振兴消费新场景的尝试——创建一个新的“服务驿站”,为户外旅游爱好者提供吃喝游购硬件的同时,搭建“乡村旅游俱乐部”社群,从满足游客的旅游硬件配套,升级到替他们做旅游规划。


▲在群山环抱下,龚家村偏安一隅,静谧悠然,一阵风吹过,漫山的油橄榄树翻起片片绿浪。(摄影:明剑)


▲站在龚家山顶的观景平台上向四周望去,虽无名山大川,但目光所及仍觉心旷神怡、悠然自得。(摄影:明剑)


▲龚家村党委副书记何勇(左一)接受记者采访。(摄影:明剑)

▲龚家村油橄榄主题公园里引进的油橄榄古树群是吸引游客的一个最大亮点。(摄影:明剑)


▲龚家村里的油橄榄树刚结出的新果。(摄影:明剑)


▲集加工厂、油橄榄研究院、体验中心、橄榄树餐厅于一体的龚家村油橄榄产业综合体。(摄影:明剑)


▲海归博士叶方在龚家村开设的餐厅与民宿。(摄影:明剑)


▲龚家村通过“线上+线下”进行农副产品销售,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摄影:明剑)


编辑 刘永盛   二审 明剑   三审 向才志

数字报
公益广告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