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山慈善万人行·助力“百千万工程”巡游活动中,中山市“百千万工程”方队亮相。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缪晓剑 摄
年年岁岁慈善心,岁岁年年万人行。昨日,中山市红十字工作会议暨2025年中山慈善万人行动员会在市政府会议中心召开,这标志着中山市2025年(第38届)慈善万人行正式拉开序幕。会议公布了本届慈善万人行的工作方案,并将活动主题定为“助力‘百千万’ 博爱伴你行”。
据悉,为了组织好这场一年一度的盛会,我市提前部署,上下一心,积极行动,成立了2025年中山市慈善万人行活动总指挥部及各镇街万人行活动指挥部,下设12个工作组开展工作。活动时间由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主要项目包括“博爱为民 助力‘百千万’”中山慈善万人行百家企业义卖嘉年华暨红十字社会开放日活动、“博爱中山”慈善公益晚会、正月十五巡游和答谢活动等。
1月1日,新年第一天,2025年中山慈善万人行百家企业义卖嘉年华暨红十字社会开放日活动在全民健身广场举办。义卖活动得到全市近200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支持,以义演、义卖、公益互助、游戏互动等形式,让市民感受慈善文化和红十字文化的魅力。市委书记郭文海调研慈善万人行义卖现场,他强调,中山是一座大爱之城,要传承弘扬博爱精神,倡导社会力量参与慈善、投身公益,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爱的力量,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1月20日,将在中山广播电视台演艺厅举办“博爱中山”慈善公益晚会,挖掘和传播中山慈善公益事迹,擦亮慈善活动品牌,向广大爱心单位、人士表示感谢和祝福,营造博爱祥和氛围,传递大爱精神。晚会将于正月十五晚对外播出。
2月12日(农历正月十五)上午,本届慈善万人行活动将迎来高潮,我市将在兴中道举行巡游和答谢活动。巡游总人数1.5万人,广泛动员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每队人数50-80人,所有参加人员采取实名制报名,活动时长2.5小时。巡游和答谢活动按照“安全、有序、热烈、节俭”的原则,鼓励各表演队伍和热心市民在兴中道两旁观看、表演。
本届慈善万人行活动,募捐款物的使用方向主要有四个。一、支持“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公益事业;二、为公共场所和人流密集地方筹集落地一批救护设备(AED),并开展救护员培训,提供救护相关配套服务;三、开展救援救灾、救护和人道救助等相关工作,发展红十字事业;四、依法用于长者饭堂等本市其它慈善公益项目。
慈善万人行,在中山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1988年春天,中山人民创办了慈善万人行(第一届为敬老万人行)活动,从此开始了一场没有终点的爱心接力。去年,在中山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共收到市、镇街两级红十字会认捐款物总额1.52亿元,筹得的善款认捐数额再创新高。捐款金额从最初的7.2万元到每年过亿元,至今累计募捐善款近21亿元,参与了医院、学校、安居工程、敬老院等300多项公益项目援建,开创了中山红十字事业新局面。
2024年,市红十字会强化政治建设,坚持党建引领,不断提升人道服务能力,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新进展。
市红十字会党支部深入开展“双联双助”行动。结对共建板芙社区党总支部,通过美化绿化“江景小园”、举办种植和生态环保知识讲座、帮扶困难家庭、组织困难学生研学活动、举办应急救护知识讲座、助学、微心愿等10项党建项目和民生实事,以党建引领助推基层治理效能提升和助力“百千万工程”。
2024年,市红十字会共收到社会捐赠款物近1.55亿元。全市红十字系统共开展恒常人道救助超5000人次,发放救助金511.7万元;积极助力全市“百千万工程”,全市红十字系统共支持“百千万”项目66个,资金3113.91万元。
2024年,市红十字会大力开展“关爱生命 救在身边”应急救护培训,通过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一步提升市民群众自救互救能力。全市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154920人次,救护员考证培训10097人。此外,支持市公安局为全市公安科所队群众服务场所配备AED除颤仪109台等。
慈善万人行活动捐款指引
一、捐款方式
(一)银行转账方式
人民币-慈善万人行专用账户
户名:中山市红十字会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山分行营业部
账号:95588 52011 0026 99514
港币账户
户名:中山市红十字会
开户行:中国银行中山分行
账号:6392 5776 0727
(二)线上方式
关注“博爱中山”微信公众号,进入“我要捐赠”-“在线捐赠”栏目,或直接扫描下方捐款二维码进行线上捐赠。(请留意慈善万人行专用账户二维码中间有“中山慈善万人行”的图标)
(三)现金方式
1.工商银行各网点(操作指引请扫描右边二维码查看)。
2.中山市红十字会(中山市石岐街道中山二路55号5楼万人行咨询处)。
二、捐赠票据领取方式
(仅限银行转账及现金方式,线上方式不需登记。)
市红十字会根据捐赠者开票需求向捐赠者开具合法捐赠票据,请需要开具票据的捐赠者在捐款成功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开票信息登记。操作指引请扫描右边二维码查看。
如需进一步了解本文所提及具体操作指引或附件,请扫描右边二维码获取。
◆编辑:徐雨君◆二审:陈吉春◆三审:周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