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叔得了鼻咽癌6年,最近3个月因为反复“吃错东西发烧”住了3次院。中山市人民医院呼吸科医生建议他到康复科检查,结果发现他的吞咽功能出了问题:喉咙肌肉僵硬、吃东西容易呛到气管里。经过该院康复科训练,比如吞咽练习和用气囊导管扩张喉咙肌肉等,陈叔的吞咽能力逐渐恢复,没再因为呛咳住院了。
在世界范围内,鼻咽癌在中国南方(如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及东南亚等地区发病率较高,被称为“广东癌”。据介绍,目前鼻咽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手术治疗(相对较少),但这也使得鼻咽癌放疗后后遗症出现的情况更多见。
中山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技师黄营湘提醒,当患者在放化疗后出现以下症状时,就需要警惕起来,如张口受限,颈部肌肉纤维化、头颈部活动受限,舌肌萎缩、活动受限,鼻音重,口腔感觉很干燥、咳泡沫样痰,进食或喝水时从鼻子喷出,反复吸入性肺炎等,需要住院处理。
黄营湘表示,康复医学科吞咽治疗部经常遇到像陈叔这样的鼻咽癌患者,他们通常都是在早期出现了以上症状,有的可能较轻微,以为癌细胞杀死了就没事了,往往不重视,延误治疗。其实鼻咽癌患者的放化疗后遗症的出现时间不等,与放射剂量有关,可能几个月后出现,也可能潜伏十年之久,后遗症的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出现并加重,很多患者都会忽视这些缓慢的变化,放松警惕,延误了治疗的时机。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提高了,但更要关注生存率提高了的前提下,提高生活质量。
相关医生提醒,鼻咽癌患者放化疗疗程结束后,可以去康复医学科吞咽治疗部,获取精准的评估和个性化治疗方案,让康复后的生活重放光彩。
记者 周映夏 通讯员 唐柳青
◆编辑:龙慧◆二审:陈吉春◆三审:周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