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首次独立施行胸腔镜下主动脉瓣置换术
中山市人民医院完成微创心脏外科手术的“最后一块拼图”
发布时间:2024-10-16 来源:中山日报


   梁毅教授团队在魏民新教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一例胸腔镜下主动脉瓣置换术。(受访者供图)

近日,中山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梁毅教授团队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魏民新教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一例胸腔镜下主动脉瓣置换术,随后该院又独立完成了一例此类手术,成为中山市内首个独立自主开展该术式的医院。目前两位患者均顺利出院,术后恢复良好。

■独立完成一例胸腔镜下主动脉瓣置换术

61岁的邓先生和40岁的黄女士因胸闷、气促近日先后来到中山市人民医院就诊,检查显示为严重的主动脉瓣疾病,需要进行主动脉瓣手术。按照常规心脏手术方式,需要正中开胸,切口长达20厘米,创伤大,出血多,术后恢复时间长。当两位患者来到中山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就诊时,得知有一种微创、高效的手术方式,他们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了。

据介绍,胸腔镜下主动脉瓣置换术是通过右侧胸骨旁约4-5厘米的切口,右侧腋中线辅助约1厘米切口进行体外循环下主动脉瓣人工瓣置换手术。相比传统开胸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更轻及并发症少等优势。胸骨旁切口更是保留了胸骨的完整性,保持了胸廓的稳定性,更加隐蔽及美观的切口,这也更加得到年轻患者的认可。

日前,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魏民新教授的指导下,该院心胸外科团队顺利为61岁的邓先生完成了胸腔镜下主动脉瓣置换术。随后,由中山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主任梁毅主刀,带领该院心胸外科团队为40岁的黄女士完成了胸腔镜下主动脉瓣置换术。术中通过右颈静脉、右侧股动静脉插管肝素化后建立体外循环,右侧锁骨中线第3肋间作5厘米切口为操作孔,右侧腋中线第6肋间置入胸腔镜。心肺转流、降温、阻断心脏循环,主动脉根部切开,左右灌注停跳液保护心肌。暴露主动脉瓣、切除主动脉瓣后置入人工瓣膜,缝合切口、排气、开放循环后,心脏恢复自主跳动,并行后血压稳定后逐步停机拔管,缝合切口。整个手术过程顺利,用时近五个小时,术中出血少,术后患者安返重症监护室。

术后4小时患者便清醒遵嘱,术后5小时便停机拔管,术后第一天即可转回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今年已完成40多例微创心脏手术

心脏瓣膜手术至今已有上百年历史,然而常规的开胸心脏瓣膜手术,需要正中劈开胸骨,才能够对心脏进行充分的暴露,良好的手术视野才是心脏手术安全的保障。上世纪末期随着科技的进步,腔镜技术得到快速的发展,胸腔镜下微创心脏外科手术最早于1996年由法国Carpentier等提出,至今已经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与完善。2000年我国原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开展了国内第一台胸腔镜辅助心脏手术。

中山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于1985年实施了中山第一例的心脏手术(二尖瓣闭式扩张术),此后逐渐扩大病种类型和手术范围,与麻醉科联合开展了各类体外循环下的心脏手术,进入了医院心脏手术的初级阶段。1993年至2007年间,先后6次与澳大利亚心脏病治疗小组合作,开展了名为“开心行动”的心脏病诊治活动,手术治疗的病种包括瓣膜疾病、冠心病、大血管疾病及先天性心脏病,由此带动了医院心胸外科的加速发展。

在梁毅主任带领下,该院的心胸外科团队现在每年常规开展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胸腔镜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胸腔镜下二尖瓣成形术、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胸腔镜下三尖瓣成形术、胸腔镜辅助冠脉旁路移植术、胸腔镜下房颤射频消融术、小切口主动脉夹层手术、小切口孙氏手术等近60例微创心脏手术,今年已完成40多例微创心脏手术。此次胸腔镜下主动脉瓣置换术的顺利开展,完成了该院微创心脏外科手术的最后一块“拼图”,该院心胸外科“更微创更舒适更美观”的理念,将更好地服务中山及粤港澳大湾区的患者。

记者 周映夏 通讯员 唐柳青 胡世缤

◆编辑:龙慧◆二审:陈吉春◆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