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履职 | 杜姬芳:培育“专精特新”产业集群正当时
发布时间:2023-02-04 来源:中山+

杜姬芳既是市政协委员,也是企业家。营商环境、企业转型、高质量发展,是她履职尽责的关键词。去年,杜姬芳提出全面推进政务服务、加快建设数字化政府、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等建议,希望通过营商环境“软实力”的提升,赋能中山高质量发展。“经过多方努力,中山的营商环境正在明显优化,并且持续向好发展。”杜姬芳说。


杜姬芳。(资料图)记者 孙俊军 摄


履职尽责,举好营商环境的“旗帜”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良好的营商环境既是软实力,也是核心竞争力。“投资便利、办事高效、服务优质,企业、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自然会形成集聚,强化发展的活力。”杜姬芳表示,中山通过不断优化政府服务、加快建设数字政府、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建立联企帮扶机制、为中山企业“量身定制”发展政策、完善公共服务配套、稳定厂房租金成本等举措,打造好营商环境“软实力”,形成对珠江东岸城市的优质产业资源的强大“磁力”,赋能自身高质量发展。

一年来,杜姬芳明显感受到中山营商环境的持续向好。“首先是政务服务便捷高效,企业复杂的业务流程能在一个窗口办妥;针对人才的公共服务设施、生活配套等都在快速完善。”杜姬芳认为,这些都是中山作为珠江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支撑点、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正面信号。

在新的发展格局下,中山要坚持“营商环境人人有责,我们中山每个人都是营商环境的一面旗”,政协委员更是责无旁贷。“其实,中山有良好的制造业基础,不少企业产品都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杜姬芳说,如何让这些优秀产品首先在本土市场流通,特别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破题中山经济“内循环”,树立中山人要优先使用中山优质产品的观念,对于支持本土企业生存发展,擦亮中山品牌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市政协等多部门联动,去年下半年,中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出台了《2022年度中山市优质产品推荐目录》,择优确定了127家企业的12个品类产品列入该目录,基本涵盖了中山市内主要知名企业及其“拳头”产品。

领域细分,培育“专精特新”产业集群

新的一年,杜姬芳计划把关注重点放在培育“专精特新”产业集群,进一步推动中山高质量发展方面。她向记者表示,中山以中小民营企业居多,存在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相对低端、同质化恶性竞争严重、上下游配套不完善、产业链不强等问题。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不少企业面临“不知道怎么转”的尴尬境地。“疫情三年,更是深刻考验了中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事实再次证明,中山发展‘专精特新’企业迫在眉睫,需要加快培养重点支持。”杜姬芳说。

她建议,要选定优势产业集群,从顶层设计开始,特别是对中山“十大舰队”特色产业集群加以明确引导,出台具体发展办法,并实行“一群一策”。同时,完善产业集群“专精特新”企业评价体系,推出“专精特新”企业标杆,引导企业聚焦核心主业,专注于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每个工艺都做到专精特新,从而提高集群核心竞争力,杜绝内卷,推动行业健康长足发展。

打造一个百亿千亿企业很难,但要打造一个百亿千亿级产业集群,中山具备很好的产业基础。杜姬芳认为,当务之急是在产业集群中抓紧培育一批专注细分市场、创新能力突出、成长性好的优质中小企业,鼓励其深耕细分领域,做到“小而美”“小而精”。同时建设“专精特新”产业集群企业园,推动各类要素向园区汇集,为产业集群的“专精特新”发展保驾护航。“随着‘工改’的不断深入,我们更要加快园区改革的深度,大力推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创新,形成一批专注于产业链协同的‘专精特新’集群。”杜姬芳说。


编辑 汪佳  二审 曾淑花  三审 查九星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