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上午,由中山市司法局等单位组织召开了“中山推进涉外法治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会议介绍我市涉外法治建设推进情况,并就今后如何优化涉外法律服务,加强涉外司法审判服务,升级司侨法侨共建等重点工作助力涉外法治建设,回答记者提问。市委依法治市办副主任、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跃飞,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罗嘉浩,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晓波,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梁冬晓出席发布会。
王跃飞介绍我市涉外法治建设推进情况。中山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外贸依存度极高。近年来,中山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涉外法治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涉外法治建设的重要部署,落实广东省委“1310”具体部署,并结合广东省实施“五外联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大会和涉外法治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以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为契机,不断探索和完善涉外法律服务体系,打造了一条具有中山特色的涉外法律服务创新之路。
一是强化机制创新,统筹推进涉外法治建设。出台了《中山市实施“五外联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行动方案(2023-2027)》和《关于推动涉外法律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并成立了涉外法治建设协调小组,定期召开全市依法治市工作推进会,全面部署涉外法治工作。其次,强化政策引领,制定了《中山市公共法律服务促进和保障办法》和《中山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涉外法治工作提供了法律支持。此外,中山市还开展了法治人才专题调研,并出台了10条扶持措施,推动律师事务所制定人才引进政策,形成政策示范和带动效应。同时,多部门联合出台工作方案,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并与香港、澳门及深圳的律师协会签署合作协议,推动涉外法治工作的大协同格局。
二是深化交流合作,夯实涉外法治人才根基。中山市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面,注重选育并用、靶向施教和实战历练。通过制定发展规划和行动计划,与多所高校及实践基地合作,强化人才孵化平台建设,已培育涉外律师110余名,并组建了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人才库。同时,中山市举办了涉外法律服务周系列活动,编制了《中山市涉外法律服务手册》和涉外律师名录,开展了200余场次专题培训,推动涉外法律业务创新发展。此外,中山市还组织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参与重大经贸活动,为1000余家企业提供全程驻场法律服务,并派遣法律服务团出境,为参加国际展会的200余家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三是搭建服务平台,拓展涉外法律服务领域。中山市在涉外法律服务领域,聚焦商贸法律服务、涉外纠纷化解和知识产权保护。设立了经贸法律服务中心和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组建了涉外法律服务团和招商引资法律服务团,为外向型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和宣讲服务。同时,中山市还设立了涉侨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和调解平台,为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在涉外纠纷化解方面,中山市发布了白皮书,建立了集中管辖机制,成功化解了200余宗涉港澳矛盾纠纷,并与深圳等地合作,提升涉外解纠服务能力。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中山市依托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探索涉外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并复制推广成功经验,打造知识产权保护和综合服务的“中山模式”。
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中山市在涉外法律服务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提升了涉外法律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为中山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未来,中山市将继续深化涉外法治建设,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贡献力量。
◆编辑:王可荣◆二审:陈吉春◆三审:周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