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实在在的投入拓宽“真空领域”
中山凯旋真空科技公司斥资近5亿元建5G真空产业园,努力保持行业领跑地位
发布时间:2022-01-06 来源:中山日报

继成为广东省仅有的两家入选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行动”企业之一后,又获评中山市专精特新培育企业和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山凯旋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近喜事连连,一连串的喜事彰显了公司的实力:突破特高压元器件制造过程中的干燥、绝缘等核心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先后完成了“真空加压浸渍设备、变压法真空干燥设备、气相干燥设备”多项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累积形成了有效专利池,为我国特高压应用领先全球做出了积极贡献。

0106A06_002_01.jpg凯旋真空科技公司技术人员和工人一起在车间检测产品精度。

■年产能可达10亿元的5G真空产业园在建中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横栏镇横西村和横东村交界处的中山凯旋真空正在建设中的5G真空产业园,看到一派热闹景象。数栋大楼正在建设,工程车繁忙进出,工人搬运着材料……

据介绍,该产业园占地约78亩,用于年产泵及真空成套设备250套项目(5G真空产业园项目)建设,项目总投资近5亿元,目前一期工程已封顶,二期工程正在有序开展。项目建成后,每年生产150台(套)真空电工设备和100台(套)真空镀膜设备。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收入10亿元。

“目前我国真空设备生产厂家呈现小而散的特点,行业竞争格局较为分散,其中,销售额1亿元以上的真空设备制造企业10余家。中山凯旋真空经过近30年的潜心研发和在细分行业精耕细作,主营业务收入不断提高,位居细分市场前列。”凯旋真空的负责人表示,真空设备行业下游应用市场需求增长促进了国内一批真空设备生产厂商的发展,但由于真空设备融合了多项高新技术,行业整体与欧美等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为此,凯旋真空专注于核心技术攻关,相继在气相干燥设备、真空注油设备、真空浸漆设备等方面打破了国外垄断,让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产品应用领域也逐渐扩展到轨道交通、风电新能源等领域核心元器件的制造。

在此基础上,凯旋真空又积极聘用国内的著名专家教授参与研发,先后成功开发出真空热处理及冶炼装备、真空镀膜装备,解决了国防航空系统关键基础材料瓶颈和半导体制造关键设备配套进口的依赖,打破了国外设备垄断和技术封锁,补齐了产业链短板,还成为了西门子、阿尔斯通、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特变电工等行业龙头核心配套供应商。

“这个在建的凯旋真空5G真空产业园是为了满足未来的需求,进一步加强真空共性技术的研发,专注于产品技术性能的提升和迭代升级,稳定在真空电工市场的占有率,不断开辟产品在轨道交通、风电新能源、高端医疗设备等应用。”中山凯旋真空的负责人介绍,5G真空产业园建成后,公司将成为国内最大的研发型综合真空企业集团,成为国际领先的真空技术装备生产商和服务商,并可在“十四五”末实现年营收10亿元、年利润1亿元。

■真空电工装备市场占有率稳定在30%以上

近两年研发投入均在10%左右、研发人员占比30%以上、真空电工装备市场占有率稳定在30%……一组组让人振奋的数据背后,是凯旋真空对科技的投入与专注。

2020年,该公司新增申请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外观专利3项。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7项,外观专利15项。累计获授权专利技术188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166项。该公司自主研发的“特高压变压器绝缘干燥工艺及装备”解决了我国110kV-1000kV电压等级的超高压、特高压电气产品的真空干燥处理及绝缘难题,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

在横栏镇凯旋真空的车间内,头戴防护帽的工人焊接着巨大密封罐,技术人员也同样下到了一线,站在一旁不时地检测着精度,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据介绍,目前,中山凯旋真空在抓紧建设新的5G真空产业园的同时,也在旧厂房内承担着重点领域(智能机器人与装备制造)研发计划——基于高功率射频感应耦合离子源的复合高离化脉冲离子镀膜装备研发及应用项目的研发。

“我们会专注求专、求精、求特和创新,让企业持续焕发蓬勃生机与活力。”中山凯旋真空负责人表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