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洲镇的德秀路与清晖北路交叉口处,一栋公共楼房内,每天总有人群匆匆赶来,又匆匆散去。从最初的一天两次,到后来的一天三次,清晨就开始忙碌喧闹,深夜12点才渐渐将歇,如“潮汐”一般。这楼里就是坦洲镇的全员大核酸调度中心,所有核酸采样人员和防护物资都先在这里进行集中、分配,然后再次出发。
每天,800多医护人员在这里“集散”
约有38万人的坦洲镇连续多天进行全员核酸检测,需要高效、准确安排好人员和物资。坦洲镇卫健分局负责人邓健强表示,从1月13日至今,大楼里每天要将800多名医护人员和众多的核酸采样及防护物资,分批次、分流调度到60多个不同的采样点。
采访当天上午10点左右,记者来到调度中心时刚好是第二批采样点人员的集中时间。多辆大巴车陆续停靠在马路边,身穿深绿色制服的医护人员涌入大楼,从物资派送人员手中领过防护服等物资,找到自己当天安排的采样地点后,又匆匆转身出门。
“市民广场A”“杰士美文体中心”“十四村”,调度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一手拿着大喇叭喊、一手拿人员安排分配表对照,指挥各支队伍集结。当天刮起了风,调度中心一楼大厅里,市人民医院主管护师卢芬匆匆披上一件外套,迎着冷风走到大门口,大声招呼队伍集结出发。“人民医院的同事麻烦来这边集合,我们马上要出发啦!”她的声音已有些沙哑。1月13日起,市人民医院首批驰援的250名医护人员就已到达坦洲,16日晚上在完成支援工作后,队伍本已返回城区。但随着坦洲启动第二轮核酸检测,卢芬17日下午又一次到坦洲。
作为市人民医院支援坦洲医护人员领队,她的工作就是对一同来到坦洲的200名医护人员进行人员分工安排以及指挥调度现场,“提前安排好工作计划,让每位医护人员都能有时间做调整,工作效率会高很多。”
“我们都是抗疫‘流水线’员工”
这幢大楼的大厅里临时物资分成两边堆放。一边是防疫的防护物资,一边是采样所需的医疗物资。采样的试管、打印好的条形码、防护服、手套等等,每队医护人员出发前,这些物资都要按需要清单准备妥当。
撑开红色塑料袋,装上1件防护服、1个头套、1个面罩、2个鞋套、2个口罩、2个手套……调度中心的防疫物资打包处,来自坦洲镇广大汇翠学校的志愿者陈林光正在快速打包。从13日起,他就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听从需要分配调度,有时去核酸采样点帮忙,有时来调度中心打包。当天,他和同学校的另外两名志愿者,从早上8点半到达调度中心开始,就在这堆防疫物资里“扎了根”。
不时与记者说上两句,陈林光的手里活计却未停,俨然已是熟手的“流水线员工”。“中间有休息大概10分钟,但我老担心弄不完,去个厕所都得小跑。”为了加快打包速度,大家有时还会采用流水线作业的方式。有人负责撑袋子,有人负责装口罩、面罩,有人负责装手套,还有人负责系好装箱……这样的分工,打包好一份防疫物资只需要十几秒的时间,“关键时刻,只有我们高效了,才能更好地为防疫分担。”
简单的闲聊过程中,第二批医护人员和物资已全部出发,刚刚还人头涌涌的大楼内外,人潮如水般忽然退去,安静了下来。不久,大厅中有几位师傅从外面进来,手里还拿着盒饭。
在送完第二批医护人员到达核酸采样点后,罗师傅回到了坦洲全员大核酸调度中心休息调整。他在桌前坐下,边吃饭边翻看手机,生怕漏掉什么重要信息。这几天,罗师傅每天的工作日常,就是赶在上午11点前来到调度中心,领取完自己的接送任务后,研究好接送路线便开始工作,“把每一批医护人员安全护送到各个核酸采样点,就是我的任务。”罗师傅表示。
从护送首批医护人员出发,到晚上接完最后一批医护人员回来,往往需要14个小时左右。“相较于医护人员,我的工作要轻松得多,最多也就是时间跨度长点,但你看看整个坦洲,为了防疫,谁不是冲在前面。”罗师傅表示,一直到坦洲疫情结束,他都会坚守在调度中心,“马上要过年了,希望疫情能快点控制住,大家一起欢度春节。”
坦洲全员大核酸调度中心,这人头涌动的“潮汐”中,有一线的医护人员,也有志愿者、大巴线司机等服务人员,每个人都带着使命逆行而来,领取任务后,擦肩而过,各自向着既定目标奔涌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