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控区宝宝“易凡”诞生记见证平凡人做不易事
记者探访我市“0113”疫情“哨点”坦洲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2-01-25 来源:中山日报

“看一下镜头,笑一下!”1月22日上午,坦洲人民医院的封控区人员救治专区里,刚出生两天的小宝宝“易凡”还在熟睡中,就被爸爸妈妈抱在怀里,拍下了人生中的首张全家福。爸爸说给孩子取名“易凡”,是因为亲身感受到了这次坦洲抗疫中每个平凡人的不容易,“即使是再平凡的人,也能做不容易的事。”

zsrb0125A03_002_01.jpg

▲在封控区救治专区,刚出生不久的“小易凡”被爸爸妈妈抱在怀里,和医护人员一起合影

请来院感专家,协助设立封控区救治专区

1月22日这天是周六,往常,这时来医院的患者会比较少。可此时的坦洲人民医院却人来人往,连停车位都是满的。进入医院大门口,巨大的发热门诊、黄码通道的标识醒目标立着。

市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副科长荣丽娟,是市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她来到坦洲人民医院的第一件事,就是在以往的流程基础上,进行再一次的优化。“人群要分开,发热门诊和普通门诊的患者要严格分流。从进入医院大门开始,就要做好各种标识指引,让绿码、黄码、红码人员严格分区诊治,甚至连停车区都要分开。”同时,还要求医院立即增加发热门诊的医生护士,加快就诊速度,减少患者逗留时间,降低感控风险。

zsrb0125A03_002_02.jpg

▲对前来发热门诊看病的患者做好登记筛查工作

坦洲人民医院是一家二甲医院,有100多名医生、200多名护士;平日门诊量近1900人次,400多张病床。近两年,该院也经常组织应对疫情的演练和各科室疫情防控的督导。坦洲镇第一例新冠病毒核酸阳性个案,就是在这家医院的发热门诊就诊时被发现。该院副院长周少维说,正是因为平时注重做好疫情防控各项要求,医院才在发现第一例阳性个案中发挥了关键“哨点”的作用。

1月13日上午,坦洲镇划分封控区后,医院除10多位因与第一例阳性个案有接触的医护人员被暂时隔离观察外,还有40多位家住国际花城的医护人员也被封控在家中。此时,医院还要派出人员参加镇里的全员核酸采样。当时,医院根据市指挥部的要求暂停门诊,并根据现有人力资源对各科室的人力进行调配,同时向指挥部申请市里的医疗支持。很快,市里就派来了40多名医护人员支援坦洲,其中包括荣丽娟、黄小强两名院感专家。

从坦洲人民医院的门诊楼上望过去,国际花城就在不远处,开车几分钟就能到。家住国际花城的谢春华,预产期在2月初。1月12日深夜,谢春华和丈夫才从外面返回坦洲家中,准备收拾东西第二天就去父母家过年。1月13日上午,他们还没来得及出门,就得知自家所在区域成为了封控区。

为了解决封控区内群众的医疗需要,坦洲人民医院派出了16名医护,在封控区里设置两个医疗救治点,为群众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1月20日凌晨,谢春华羊水破后,经绿色通道由负压救护车被送到了坦洲人民医院的封控区人员救治专区。这是院感专家们在该院开辟的一个新专区。

黄小强是市小榄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医生,也是市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成员兼秘书,他带着记者来到住院部救治专区的医护人员通道前。他表示,这里面严格按三区两通道管理。从封控区送来的患者要走另外一个通道,完全区分开。此时,一名规范穿戴好防护服的医生,正准备为一名专区内的孕妇做B超。“院感人就如同为医护人员撑起的一把保护伞,要首先确保他们不发生职业暴露,才能安心、安全抗疫。”黄小强说道。

zsrb0125A03_002_03.jpg

▲为严防院感,医院还设置了门诊预检分诊处

不仅是封控区救治专区才是这么严格防范,坦洲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人肖金彩说,医院里还有专门的医护通道进入发热门诊,所有进入的医护人员也都要在清洁区做好二级防护才能进入诊疗区。“我们还有专门的监控室,通过视频可以看到大家进入前是否按要求做好防护,出诊疗区时也应按标准进行防护用品的脱卸,如有问题,还能及时通过视频对话进行提醒。”

封控区宝宝“小易凡”在特殊产房里降生

在专家的指导下,记者穿戴好二级防护装备,进入穿脱区,经过两个缓冲间,到达救治专区的诊疗区,见到了20日从封控区被送来的产妇谢春华。她从被封控的家中乘负压救护车、经专门独立通道,进入该专区。

谢春华说,刚进来见到医生、护士都穿着防护服,不免有点紧张。“但也理解,他们穿着防护服也很辛苦。整个生产过程一个多小时,挺顺利的。在这个时候,大家都不容易。”爸爸瞧了下还在熟睡的宝宝,轻轻掖了下被角,他说宝宝的名字也想好了。“宝宝就叫易凡。抗疫中每个平凡人都不容易,让我感受到,平凡人也能做不平凡的事。”

记者了解到,自坦洲发生疫情以来,由于交通管控,坦洲人民医院的门诊量激增,接收的孕产妇增多尤为明显。从13日-23日,医院共迎来60名新生儿,其中有4名来自封控区。日分娩量也由平时的几个增加到10多个,产科病房内的孕产妇总数最高时一天达48名。

“13日当天,我们医院产科仅余9名医生和10名护士。我告诉大家,接下来有场‘硬仗’要打。”坦洲人民医院产科主任龙新枝忙得不可开交,口罩外露出的双眼充满血丝,还有大大的黑眼圈。但她仍像停不下来的陀螺,记者一上午只能跟着她从门诊到住院部,又到办公室,趁她稍空歇时赶紧聊几句。

龙新枝除了要负责处理剖宫产和难产孕产妇的紧急情况,她还是个“万金油”,“门诊、住院部、产房、120出车、隔离病区、封控区……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我。”经过摸查,封控区内有40多名孕妇,其中10多名已进入孕晚期,随时都有临盆的可能。在了解到在坦洲本地就诊的产妇数量激增后,市里也及时派出了博爱医院的专家团队前来支援,为坦洲产科医护分担压力。

此外,坦洲的产科医护还为封控区孕妇们建了个“花城孕妇、儿童关爱群”微信群。通过微信群了解孕产妇的需求、解答问题以及纾解情绪。龙新枝不时带着医护人员进入封控区为孕产妇做产检,并捎去远程胎心监护仪。其中一位孕晚期孕妇在中风险区,只能由核酸采样人员将胎心监护仪送上门,再通过远程学习使用。龙新枝每天都会接收这位孕妇的胎心监测图,并及时回复,以缓解她的焦虑情绪。

1月17日晚,龙新枝接到了一名封控区孕妇的求助电话。“本应该住院医生去接,但人手根本忙不过来,让孕产妇等太久也怕发生什么意外。”此时,医院仅剩一辆刚购置的负压救护车在院区。龙新枝当即调用了这辆救护车,5分钟内装戴好防护服随车去接人。

当晚20时39分,龙新枝亲历了国际花城封控区首个宝宝的出生。“母女平安,6斤4两!”喜讯瞬间传遍封控小区业主群。从手术台上下来的龙新枝虽然疲惫,但她说,“只要她们平安,就是我们最大的欣慰。”

儿科医护“搭把手”,协助家属冲奶粉、洗尿布

有人抱着孩子出院,也有人抱着孩子入院。坦洲人民医院这10多天里,儿科也是门诊量激增的科室。1月13日突如其来的停诊消息,让儿科住院部的47名儿童及其陪护家属慌了神。

“儿科住院部里最小的孩子才几天,最大的也不过12岁。突然停诊、不能进不能出,没有准备的患者与家属确实很不便。”坦洲人民医院儿科主任王宏伟说起头三天,和同事们不仅有医疗救治的本职工作,还承担起帮患者解决日常用品的需求。对于有换洗衣物、奶粉、尿布等需求的患者,只能联系家人将东西送到楼下,再由儿科本部的医生、护士进行转交;对于年纪很大、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则通过公用智能手机,帮助他们进行视频通话:对于刚生产没多久的孕妇,大家帮助她打水、冲奶粉、洗尿布……那时的儿科住院部,因支援本院发热门诊以及全员核酸采样工作,留守本部的仅剩4位医生和6位护士。10位医护人员与患者携手互助,熬过了停诊的前3天。1月16日,坦洲人民医院恢复普通门诊医疗服务,十余名儿童患者同一天出院。此时,王宏伟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在封控区救治专区顺产的谢春华,也准备1月23日就抱着“小易凡”出院回家。在这个特殊的病房里,夫妻俩抱着宝宝拍了一张全家福,并开心地与照顾他们的医护人员合影。

坦洲“0113”抗疫以来,不仅是当地的医护人员,每一个亲历的平凡人都度过了不容易的10多天。但正如“小易凡”爸爸所说,“即使是平凡人,也能做不平凡的事。”

小链接

记者了解到,坦洲人民医院1月13日至1月23日期间,整间医院共有563人投入抗疫中。

1.派出参加一线核酸采样医护人员共1056人次;

2.留守在本院367人;

3.外来支援坦洲人民医院医护人员78人;

4.门诊量48696人次,新入院1136人次。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