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中山市各大主干道上挂起了喜庆的红灯笼,节日氛围扑面而来。1月23日,记者在东区街道某商场“新年大集”上,惊喜发现剪纸摊主郑慧媛竟手工制作出多个不到巴掌大的迷你小灯笼,形状各异、精致可爱的造型引来不少过路人围观。
坚持手工制作灯笼24年
今年43岁的郑慧媛是土生土长的中山人,与灯笼为伴已有24年,目前是一名全职手艺人,在白水井大街经营着自己的手工艺品作坊,售卖自制手工灯笼、剪纸、挥春等节庆品。“我在做纸灯笼雕花时会融入剪纸技法,这次来商场设剪纸摊位是应主办方邀请,前来弘扬传统年俗手艺。”记者见到郑慧媛时,她正坐在商场大堂的一张红桌前,趁着休息时间用随身携带的零件做起了纸灯笼。专注的她时而扎圈,时而粘纸,甚至没有察觉到身边渐渐聚拢起了驻足欣赏的人群。不一会儿,一个简单的灯笼框架就已编好。在她的巧手下,铁丝、胶丝线、灯笼纸、浆糊这几种简易的原材料“摇身一变”,成为一盏盏漂亮的灯笼。
“小时候逢年过节时,最喜欢和小伙伴们一起提着纸灯笼走街串巷,爸爸还会用柚子皮亲自制作一个简易版的灯笼给我玩。在那个玩具样式并不像今天这么丰富的年代,收到灯笼是我最开心的事了。” 长大后,郑慧媛还会怀念过年时“十万人家火烛光,门门开处见红妆”的景象,怀念童年的纸灯笼和儿时的情味。但她遍寻城区,却再难买到小时候的手工纸灯笼。
“既然寻不到,那就自己做吧!”19岁时,郑慧媛开始在家自学灯笼制作技艺。有一年中秋,她把自己的手作灯笼挂在自家的音像店面应节,意外收获了街坊们的好评。这件事鼓舞她下决心辞去了婚纱店的工作,在23岁那年正式成为一名全职的手艺人。
每年,郑慧媛基本上都会自产出上千个手工艺灯笼,经年累月,她的手掌已长出老茧,手指关节也常常发炎,在加班加点赶制灯笼的时候,指缝甚至会渗出血来。随着时代发展,市面上机器流水线制作出来的灯笼越来越多,不少人也会选择到网上直接购买现成品。在此冲击下,尽管付出的精力和时间成本与收入不成正比,但郑慧媛始终坚持做手工灯笼。她坦然告诉记者:“也不是没想过放弃,但心底实在是割舍不下。”秉持着对手作灯笼的热爱,她坚守这项传统手艺,走过了24个春秋。
创新灯笼造型受街坊喜爱
郑慧媛认为,手工温度赋予灯笼独有的人情味,更能彰显过节的传统情怀和仪式感。每个手工灯笼因款式、尺寸的不同,制作耗时也相差甚远,快则半小时,慢则几个月。但她售卖的普通灯笼一直都是十几到二十元的“街坊价”,于她而言,“遇到懂得欣赏的人便已足够”。她透露,自己不考虑线上接单的原因,是担心大量的订单会影响自己手工制作灯笼的品质,这是主张慢工出细活的她所不能接受的。
记者在她的摊位上看到许多做工精致却并不外售的迷你灯笼,有下系流苏、四面是手绘牡丹的宫灯,有淡粉色的纱布上点缀着雕花纹的莲花灯,也有能映出绚丽光影的新式钻石灯。这是她给自己小女儿的专属定制,也是对灯笼造型做出创新的尝试。“我的初心是想让更多人喜欢手工灯笼,传承手工艺不是一成不变,而要顺应时下受众的喜好。”她说。
早在十多年前,她便开始探索在灯笼款式上进行创新,每一年都试图给纸灯笼加点新意,精心创作出六方钻石、十二生肖、可爱小熊、粉嫩猪仔等形状的灯笼,深受年轻一代的青睐。在创新中收获更多人的认可与赞许,为她的守艺之路添多了几分成就感与快乐。令她欣慰的是,近年传统手艺热潮兴起,不少年轻人对手工灯笼的喜爱逐渐回归。
在制作手工灯笼的路上,郑慧媛一人就是一支队伍。她坦言,自己目前还没有接班人。“守住情怀,就是珍惜当下。我不想过多担心将来,当下只想把自己手里的一件件灯笼做好。”郑慧媛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