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速滑馆别具匠心地“披”上22条由1.2万块宝石蓝色的光伏发电玻璃拼接而成的“冰丝带”,用3D打印技术助力主火炬内外飘带“飞扬”,用中山灯饰照明技术为奥运会“增光”……2月4日晚,2022年北京冬奥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开幕式,“中山造”也随着冬奥会的开幕频频亮相,为绿色办奥贡献中山智慧。
2月4日晚,2022年北京冬奥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开幕式。(图 新华社)
中山智造为低碳冬奥贡献中山方案。
开幕式上,熊熊燃烧的奥运火炬闪烁着“绿色冬奥”“科技冬奥”的火光。哈特三维(中山)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在“飞扬”火炬的内外飘带3D打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月5日,哈特三维(中山)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冬奥会“飞扬”火炬的心脏由航天科技集团设计,首次实现了冬奥会火炬的“氢”舞飞扬和零碳排放。为了保证火炬外观质量和燃烧效果,除尺寸精度要求外,还需要保证3D打印火炬内部致密度接近100%。
“我们接到任务后,组织研发团队加大研发,在工艺和制造上克服了很多困难。”该负责人说。哈尔滨工业大学、哈特三维与航天科技集团联合攻关,利用在航天工业中应用日益广泛的3D打印技术来制造火炬,对多种3D打印材料进行了测试,对火炬内部结构进行了优化,对打印工艺进行系统的验证和改进,最后成功制备出完全满足要求的氢火炬及其燃烧系统,保障火炬燃烧的可靠性。
国家速滑馆
本届冬奥会的国家速滑馆别具匠心地“披”上22条由1.2万块宝石蓝色的光伏发电玻璃拼接而成的“冰丝带”,既兼具高效发电性能,又符合现代建筑审美。构成“冰丝带”的发电玻璃,是由明阳集团旗下的中山瑞科新能源有限公司特别为该项目定制提供的最新一代产品——BIPV光伏发电玻璃。“冰丝带”于2020年12月完工,并于2021年1月成功完成首次制冰,12000平方米的世界最大冰面采用二氧化碳制冰,安装在屋顶的12000块光伏发电幕墙玻璃形成一套建筑一体化光伏电力系统,相当于200个家庭的年用电量,为整个速滑馆制冰系统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电能。产品研发人员历时数月,屡次攻克技术难点研发,既符合设计师外观要求又具有高效发电,最终中标冬奥会速滑馆项目。
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武汉联一合立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消毒与智能服务系列机器人亮相赛事场馆。其中,脉冲紫外消毒机器人能够自主避障绕障、自主充电、地图规划等智能功能,替代作业人员进入危险区域、无人区域等空间进行高效率的紫外消毒。雾化消毒机器人通过自主导航、自主移动的方式在消毒区域,15分钟可完成至少1000m³空间的消杀。智能服务机器人可在场馆内提供室内巡逻安防服务、智能导引等相关服务,对场馆内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为场馆管理、人员服务提供了极大便捷,为疫情之下赛事防疫提供了保障和支持。
中山灯饰为冬奥的夜晚增添光彩。
从主席台上摆放的小小台灯,到开幕式舞台、赛场照明、体育设施灯光工程,都有中山灯饰的身影。小巧的多功能护眼台灯来自中山市的“冠雅照明”。广东光阳电器有限公司(冠雅照明)品牌部经理张婧2月5日告诉记者:“刚好我们产品的独特多功能和主席台对光环境和使用诉求契合,所以被选中。” 据介绍,这是一款可移动便携的多功能台灯。打开时,集合了台灯、手电筒、充电宝、手机支架等多功能;折叠起来后是一个长的小圆柱体,便于携带。“这款多功能便携台灯如今是第五代了。”这款仍不断迭代的台灯曾在2018中国国际照明灯具设计大赛获得一等奖。
出现在冬奥会开幕式主席台上的小台灯
中山市翠亨新区的广东熠日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近1万台灯光产品出现在冬奥会开幕式舞台和多项赛事赛场上,为确保产品与冬奥会的使用需求精准契合,熠日照明早在去年就开始为冬奥会研发和制造高质量的灯光产品。
华艺照明参与了首钢园首钢滑雪大跳台及园区多处体育场馆设施灯光工程打造。为了确保灯光照明万无一失,华艺团队已在现场驻扎了一个多月。华艺照明工程部负责人阳敏表示,华艺自2016年开始筹备首钢园的灯光工程,由原来的工业晾水池改造而成的秀池是华艺最先结缘冬奥会的项目之一;随后,华艺又陆续参与了首钢滑雪大跳台、冬奥广场、冬训场馆“四块冰”、相关接待酒店等灯光工程打造,前后历时6年。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22北京冬奥会,先后参与北京两个奥运场馆灯光工程的打造的阳敏切身体会到我国科技进步。他表示,回想2008年参与鸟巢工程,透过钢结构呈现的‘中国红’需要黄光、白光、琥珀色灯光三种不同颜色混色才能实现。而如今,景观照明集合声光电为一体,并且将全息技术运用到了体育设施上,实现了许多过去难以实现的灯光效果。技术的进步,使得此次灯光工程的打造更加绿色也更加具有科技感。
透过冬奥会,我们看到,一批中山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创新发展,凭科技创新脱颖而出。在灯饰照明等传统优势产业领域,许多中山企业埋首专业领域“久久为功”不断迭代升级,凭科技创新,同样练就了脱颖而出的“硬实力”。
透过冬奥会,我们看到了中山优秀企业“向未来”的发展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