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超标污水注入市政管道排放
两人赔偿25万余元用于修复生态环境损害
发布时间:2022-02-14 来源:中山日报

2月13日,记者获悉,在中山市第一市区人民检察院的积极推动下,中山市生态环境局作为中山市人民政府指定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的负责单位,与2名赔偿义务人达成赔偿协议,将人民币25万余元赔偿款用于生态环境损害修复。

2021年6月30日,蓝某献、蓝某向驾驶清洗吸污车将污水运输至中山市某路段市政管道并排放。经鉴定,清洗吸污车内铜检测结果为37.5mg/L,超出《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第二时段一级标准的74倍,其两人涉嫌污染环境犯罪。同年12月20日,中山一区检以污染环境罪将被告人蓝某献等人起诉至中山市第一法院。蓝某献等人违法排放污水,严重污染环境,还需承担污染环境的民事侵权责任。同年8月18日,中山一区检以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立案审查。

在依法追究蓝某献等人刑事责任的同时,中山市第一市区人民检察院与市生态环境局多次沟通,就如何将检察机关公益诉讼职能与环保部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职能有效衔接,以诉前磋商、签订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的方式具结此案达成共识。市生态环境局同步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程序、开展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工作。

在生态环境损害金额鉴定评估确定后,中山市第一市区人民检察院与市生态环境局立即召开沟通交流会,听取赔偿义务人的代理人的意见建议,并就赔偿义务人反映的责任过重、赔偿金额偏高等答疑解惑、释法说理。最终,赔偿义务人的代理人表示,其当事人已深刻认识到违法排放污水行为的严重性,愿意支付赔偿费用,承担法律责任。随后,双方现场签署《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当日,赔偿款即支付完毕。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