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雷锋② 李灿泽:他把“志愿黄”带上了雪域高原
发布时间:2022-03-10

3月10日下午4时40分许,中山市第二中学迎来每周社团活动课,2000多名学生从各自的班级出发,按照自己的兴趣安好重新组队,各自忙活了起来。在学校广场,10多名穿着志愿者服装的应急救护培训社成员围着假人道具,复习心肺复舒等知识。该校党委委员、该社团的指导老师李灿泽在一旁细心地指导同学们操作。

被学校老师和学生亲切称为“火山哥”的李灿泽,是一名“志愿达人”,他2017年开始就积极响应团市委开展青年志愿服务的号召,逐步构筑起中山市第二中学的志愿服务体系。

2020年赴西藏林芝支教期间,李灿泽更将中山经验带到了林芝市,帮助当地志愿服务事业实现零的突破。因表现突出,他先后荣获了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第八批广东省岗位学雷锋标兵等奖项。

▍校园里随处可做志愿服务

走在中山二中的校园里,或打扫校园卫生,或维持饭堂秩序,或帮助同学布置运动场地登记“打卡”,随处可见亮眼的“志愿黄”。

“这与李灿泽老师这些年的付出分不开。”中山市第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吴祥明回忆说,2017年,刚刚接任校团委书记李灿泽就计划引领师生开展青年志愿服务,养成乐于助人的思想品格。然而这时却受到了部分老师和家长的质疑,他们认为高中是冲刺阶段,做志愿服务或许会影响学生学习。

面对质疑,李灿泽耐心释疑,提出微志愿、微公益的概念,通过学生主动发现校园里需要改善的地方,并设计微志愿项目,招募其他同学加入,每人每天只需抽出不到半个小时时间,或每周半天的时间,就能聚微光成炬,解决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让吴祥明印象深刻的是该校正在开展的“运动打卡”志愿服务项目。根据国家教育部相关要求,高中阶段学生体育锻炼需要达到一定的时数。如何在尊重每个学生兴趣和爱好的同时,创新地将这一工作做得更有趣。李灿泽提出了“运动打卡”志愿服务项目。每天的放学铃一响,若干学生志愿服务骨干就轮班承担起运动场地布置、登记运动时数等后勤工作,其他同学们完成运动后到志愿者处打卡。这样,学生们既能完成体育锻炼,又锻炼了组织管理能力,养成乐于助人的习惯。

如今,中山二中在广东i志愿等平台注册志愿者达5000多人,五年来先后开展70多次敬老院服务、20个社区结对、150多次公交专线服务、近70场应急救护培训、30场图书义卖,赴肇庆浪沙等8个山区学校帮扶,对口扶困160余人,团队累计服务时长超25万小时,不少学生的志愿服务时数超300小时。而作为青年志愿服务的“代言人”和“领头羊”,李灿泽个人累计志愿服务时数超2500小时。

李灿泽说,志愿服务不但能够锻炼人,还能陶冶人,影响学生的一生。如他的学生黄睿目前就读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每逢假期就回到母校做志愿服务。还有学生林继锋、冼嘉怡在抗击新冠疫情和新冠疫苗接种过程中,都是各自社区的志愿服务骨干。

▍将“志愿黄”带上雪域高原

2020-2021学年,李灿泽作为中山代表、省“双百计划”援藏队长赴西藏林芝支教,挂职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副校长。高海拔、缺氧、紫外线强,对于初次来到高原的他,时常出现头昏、气喘、咳嗽等现象。尽管如此,每每出现不适,他稍作休息便继续投入教育教学管理。除了日常教学每周要带近20课时的课程,李灿泽还希望将志愿服务的理念能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志愿服务对于培养学生成长的作用,我在中山二中教学时是经过印证的,我相信在雪域高原也一样。”李灿泽先是自费购买了百余套志愿者马甲,选用的是与中山二中一样的“志愿黄”,随后利用全校教职工大会、国旗下讲话、学生干部讲话的时间,分享自己的经验。看到李灿泽的坚持,许多高原上的孩子都跃跃欲试。

“我推出了节能减排、垃圾分类资源回收两个项目。第一次活动提供30个名额,却有50多名师生报名参加,大家的支持让我的忧虑烟消云散。只要明白了志愿服务活动的含义,这群孩子的热情不输给他人。”如今,李灿泽已经完成支教回到了中山,当地孩子在李灿泽的引导下,在校园里先后开展了整理图书室项目、校运会艺术节大型活动志愿服务项目、应急救护普及志愿服务项目、情暖身边人志愿服务项目等。目前,他仍时刻关注、及时指导林芝当地的志愿服务等工作。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记者 徐钧钻
◆图+2/记者 徐钧钻
◆编辑:唐益 
◆二审:朱晖 
◆三审:岳才瑛
◆终审:程明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