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中山政务服务指标进入珠三角第一梯队
发布时间:2022-04-15

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 近日,广东省正式印发《2021年广东省营商环境评价报告》,中山政务服务指标得分排名珠三角第一梯队,仅次于深圳、广州和珠海。

在中山,企业开办“一网通办、一窗通取、智能审批”,重大项目“拿地即动工”逐渐成为常态化。通过系统化、立体化、深层次的改革,中山营商环境有了显著提升,公共资源交易环境更加公开透明,为深入推进中山法治政府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市民在中山市政务服务大厅内办理业务。

从“串联”到“并联” 行政审批效率持续提升

“11”,对于港口镇的生活家地板产业新基地项目而言,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数字。3月30日当天,从土地摘牌到取得施工许可证,该项目仅用了11分钟,成为继板芙镇德友鑫项目之后,刷新“拿地即动工”速度的又一重点项目。

近一年多来,“拿地即动工”项目在中山遍地开花,从2021年初到2022年3月,全市共有超30个重点项目通过预受理机制实现“拿地即动工”。从个案到常态,中山拿地即动工速度的不断提升,既是中山行政审批效率不断优化的体现,也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来的重要进展。

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党组书记叶永忠介绍,工程建设项目落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流程,从项目洽谈到建成投产,大概涉及80多个环节,涉及的材料超过100份。总结下来,推动项目快速落地的“法宝”主要有三项,分别是用好信息化平台、用好政务数据、做强线下服务。具体来说,中山市项目落地协同管理平台,打通了项目洽谈、用地、规划许可、建成投产等环节,实现项目落地全生命周期“一网统管”。自2月份上线以来,平台已汇聚700多个项目2600多条数据,单个环节平均审批时长约7个工作日,其中最短仅1个工作日,大大加快了我市项目落地审批的速度。

“好的基础平台,可以把很多原本串联审批的业务转为并联审批,让审批流转速度加快,但前提是要有法可依、有规可循。”叶永忠介绍,自2019年来,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制定《中山市政务服务事项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事权下放操作流程、规范、步骤,2020年将《暂行办法》纳入立法计划,加速推进《中山市政务服务事项管理办法(草案)》立法编制。同时,为了配合广东省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相关工作,规范市镇两级权责清单,经市政府审议通过后,该局印发了《中山市镇街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权责清单(2020年版)》,对外明确各镇街实施的政务服务事权。


▲中山市政务服务大厅内的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导办台。

推行“不见面开标” 公共资源交易更加公开透明

打开电脑,登录“网上开标大厅”,即可在线参与项目开标,实时掌握项目开标情况,全过程公开透明、有迹可循。这是2021年由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下属的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推出的“不见面”搭载网上直播开标模式。2021年10月下旬,首施行项目“工业厂房D”“三乡围界元水闸加固及泵站新建工程”在网上顺利开标,近百人通过网上开标系统实时参与。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副主任周一介绍,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公平、公正、公开,助力法治政府建设一直是该局的工作重心之一。近年来,该中心广泛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数字+”与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紧密结合,做到服务水平和交易监管的“双统筹、双提升”。

“目前,我们的招投标工作已经实现全流程线上进行,各方市场主体均可在线完成所有业务办理资料的提交以及审核。以投标人为例,通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就可在线完成招标文件获取、保证金递交、投标文件上传等全部投标工作。”周一表示,为了保障整个过程透明清晰,该局通过打造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实现了交易业务资料、开评标活动音视频等电子档案的自动化采集、电子化归档、规范化借阅调阅的数字化管理。同时,开标区、评标区、办事大厅等重点交易区域,均按要求安装了全方位的音视频监控,行政监督部门可在线上实时监督,监控收录的内容将作为项目交易过程的音视频档案予以存档。

近期,该中心还积极打破地域限制,与东莞、佛山等省内13个地市探索“远程异地评标”模式,通过互通数据,实现专家资源、场地设施等资源灵活共享,评标专家在异地也可以“就近评审”,在降低评标成本的同时最大程度利用合作地市专家资源,有效解决本地评标专家资源匮乏问题以及评审中的“熟面孔”问题,大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记者 付陈陈 
◆图、视频:记者 冯明旻 
◆视频后期:刘建满 
◆编辑:汪佳 
◆二审:蓝运良 
◆三审:苏小红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