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土壤,好的营商环境是城市的金字招牌,也是生产力。中山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改革的“头号工程”,作为牵头统筹协调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工作的部门,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从2019年开始,以广东省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为牵引,针对中山存在的短板弱项,逐步搭起我市营商环境综合改革统筹协调框架,进一步完善推进机制,促进了我市营商环境工作的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
◆ 系统谋划,逐步搭建统筹协调框架
据市发展改革局党组成员、市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刘登介绍,2019年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制定广东省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全省营商环境试评价,意味着在推动营商环境评价规范化方面迈出一大步。
▲市发展改革局党组成员、市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刘登介绍相关情况。
中山市明确了以市发展改革局为牵头统筹部门,改变了以往各部门围绕自身职能“单打独斗”的局面。针对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短板弱项,我市于2020年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措施》,提出涵盖商事制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公共设施接入服务、不动产登记办理、企业融资、纳税服务、跨境贸易、法治保障、政务服务、市场监管等十个领域共75项改革措施,逐步搭起我市营商环境综合改革统筹协调框架。
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继出台,进一步推动了我市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通过编制2020年、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重点任务清单和《中山市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实施方案》等,为我市纵深推进营商环境改革提供有力政策保障支撑。2021年,我市被评为广东省8个营商环境改革优秀城市之一。
2022年,我市印发《中山市关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行动方案》,部署提出涵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要素支撑、政务服务、法治服务、城市环境等五大方面160项营商环境改革具体措施,力争用2—3年时间,打造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普遍认可的一流营商环境。
为此,市发展改革局加大补短板力度,聚焦2021年营商环境评价中山存在的短板问题,紧扣省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标广州、深圳等先进城市经验做法,细化编制《中山市2022年度优化营商环境改革重点任务清单》,并牵头提出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架构组建方案,搭建市营商环境改革组织架构,现已完成领导小组组建方案、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初稿的起草工作。按照“重点聚焦、归并整合、提高效率”的原则,领导小组拟设置16个专项组。同时,起草制定领导小组工作制度、营商环宣传推介、督查指导机制、工作通报制度等,逐步相完善相关推进机制。
◆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信易保”为企业节省保证金约158.3亿
一方面加强系统谋划,全面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推动重点领域深化改革。近两年,市发展改革局积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与各职能部门共同发力,聚焦突出问题全力补短板,在提升企业开办和不动产交易便利度、改善促进出口通关服务环境、优化纳税服务、政务服务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持续攻坚。在2021年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纳税、劳动力市场监管、登记财产、招标投标、获得信贷等指标排名实现提质进位,“信易保”和“五位一体”的“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两项改革经验获得省向各城市推荐。
▲工作人员展示“信易保”电子保函服务平台。
以“信易保”为例,为解决中小企业因缴纳投标保证金带来的资金压力,2020年,中山市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试点应用电子保函,创新推出“信易保”电子保函服务平台。通过对接金融机构,在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医疗器械和综合类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推广应用电子保函,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企业利用信用作为担保,无需抵押,无需冻结资金,缓解了资金压力,截至2022年4月14日,为投标企业节省保证金约158.3亿元。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记者 黄启艳 通讯员 刘中宪 林佳佳
◆图:记者 夏升权
◆编辑:王欣琳
◆二审:朱晖
◆三审:苏小红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