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步履坚定,踏平坎坷成大道
发布时间:2022-04-26

驱车行走在中山的工业片区,不算广袤,甚至拥挤,但能清楚地看到一个传统制造业城市一路走来足迹,以及当前勇于脱壳、力求迭变的决心。

近年来,珠江两岸城市聚焦高质量发展,佛山、东莞、中山等制造业大市纷纷加快“工改”工步伐,向低效工业集聚区说“不”。据统计,中山全市土地开发强度超40%,远超30%开发警戒线,土地呈碎片化发布格局,缺乏连片工业用地,产业发展动力严重不足。“向增量要质量,向存量要空间”,闯出具有中山特色的“工改”路子,是中山市委、市政府破解土地资源之困、加快推进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越是壮阔的征程,越需要领航的力量;越是复杂的改革,越需要系统的思维。

2022年伊始,中山以大力转作风为突破口,在全市机关遴选两百名年轻干部,下派到各镇街的坚战一线,一方面推动“工改”逻辑再造,加快全镇土地整备,彻底摒弃低效工业发展模式,坚决杜绝“涛声依旧”;另一方面也让机关干部在实践中提升自己、丰富自己,扛起责任、担当主力,推动中山发展大跨步向前迈进,以冲刺状态开创新局。

在这一举措的带动下,全市各镇街把“工改”攻坚一线作为党员干部历练的大考场,引导年轻干部在“工改”攻坚战中挑大梁、唱主角、成大器。以小榄镇为例,今年年初该镇以正在推进的18个工业园改造项目为单位分别成立临时党支部,由市、镇机关下派的干部担任支部书记,村(社区)负责“工改”的“两委”干部担任副书记,分别组建党员先锋队,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在“工改”攻坚一线打头阵、勇冲锋。

他们坚定信心、下定决心、保持恒心、带着诚心、赢得民心、跟进关心,用干部的担当作为、真抓实干,不断增进广大群众对“工改”内涵的深刻理解,继而认识到“工改”不仅仅是解决工业用地之困,更与水污染治理、生态空间重塑、城乡形态再构、乡村振兴实施等课题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工改”最终服务的是全市人民的共同利益。

在这场攻坚战中,我们的起笔是世界眼光,落笔是时代标杆,而书写过程里的伏笔,正是以党员干部的雷霆万钧之能,造高质量发展的鸿鹄千里之势!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谭桂华
◆编辑:陈彦
◆二审:曾淑花
◆三审:吴森林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