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博物馆新馆这幅漆壁画全国第二大,顶尖团队耗时2年创作
发布时间:2022-05-19

步入中山市博物馆新馆大堂
以“风起伶仃洋”为主题的
大型风景主题漆壁画映入眼帘
迎面给人带来了巨大视觉冲击
这幅总面积超过150平方米
由56幅漆画板拼凑而成的作品
是现今我国第二大用漆制作的壁画


▲中山市博物馆新馆主题壁画《风起伶仃洋》。(图 刘春潮)

在开馆当日,漆壁画主创——中国漆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岭南漆画学会会长苏星告诉记者,作品由30多人的团队耗时2年共同创作完成。

厚重深邃的蓝色大海映衬着船帆与海上连绵的香山岛屿,远处帆船络绎驶来,浪潮荡漾开来,碰撞出新的世界。

“从16世纪开始,香山逐渐成为中西汇流的前沿地方,中西方文化在这里交流、碰撞,从而孕育了香山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产生了孙中山、郑观应、杨殷等为代表的杰出香山人。他们领风气之先,引领了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发祥于中山的香山文化成为中国近代文化的重要源头。我们希望用这幅壁画去展现当时中西交流所产生的思想浪潮,这个风不是自然的风,而是‘风气’的风”,苏星表示,这也是作品名为“风起伶仃洋”的缘由。


▲《风起伶仃洋》局部。(视频截图)

在构思“风起伶仃洋”的表达方式时,苏星独辟蹊径选择了风景的形式。

“提起香山,大家都知道历史名人有很多,而他们也经常见诸于艺术展示中。但如果用历史人物的群像,可能会让公众尤其是年轻观众产生距离和陌生感;如果使用风景的形式,则会让观众直观而自然地了解这段历史。”

苏星表示,仅仅是设计草图就经过一年的反复论证修改,八易其稿。在正式开始创作前又花了两个多月时间专门培训团队,最后又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创作完成。

“以船队为视觉中心,将其放置于伶仃洋的历史背景,以来来往往的中外船只来隐喻中西方交流,以风帆、海浪来表现当时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以烟墩山塔、香山县城、澳门东望洋灯塔、珠海梅溪牌坊等标志性建筑和孙中山故居、杨殷故居、郑观应故居等代表性人物纪念建筑和中山文化符号来代表香山。”在具体创作中,他们也反复斟酌画面的准确性,“比如占据画面视觉中心的帆船,我们大家都没见过,到底是什么模样,我们专门去阳江‘南海一号’博物馆收集资料,看各种模型,收集了很多素材再创作。所以出现在画面中的每一艘帆船我们都研究过,都是有来历、有‘身份证’的。”


《风起伶仃洋》局部。(视频截图)

在画法上,这幅壁画使用了中国山水画中的“青绿山水”格调去创作,苏星团队还融合当代艺术中的“点彩法”与漆画的镶嵌技法,让船帆等物体通过多种颜色点嵌而成——远看是一片帆,近看就是漂亮的色彩点像。

同时,壁画使用的材料极为丰富,包括金箔、蛋壳、贝壳、螺钿等,待漆颜色干透后形成漆皮,再进行镶嵌。这些材料相互辉映、融合,让壁画充满质感和光泽感,更好展现伶仃洋之美。

苏星的漆画团队还曾碰到不少困难,例如怎样才能用植物漆调出海水的“蓝”。因为植物漆原本自带褐色,加入蓝色颜料就会变灰,并不好看;再加上植物漆原本是一种“有生命”的涂料,会在创作过程因接触氧气产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色,因此试色都耗费了不少精力。


《风起伶仃洋》局部。(视频截图)

苏星表示:“为了画出既鲜艳又沉着的蓝色,仅仅调色就用了大半个月。”此外,这些画板厚度与重量都较一般漆画要大,6个人才能抬起一张画板,因此画家们只能舍弃此前坐着作画的方式,并改变了正常的作画习惯,全部趴着作画,仅是趴着作画的过程就长达6个月,他坦言这个过程“非常辛苦”。“整个创作过程,我们组织全广东技术最好、思维最活跃的团队去创作,最后呈现的效果大家都很满意,沉稳厚重,绚丽夺目,也很好地诠释了‘从历史里来,奔未来而去’的主题。”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统筹:记者 冷启迪
◆文:记者 冷启迪
◆编辑:汪佳
◆二审:魏静文
◆三审:吴森林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