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市社科联作为业务主管单位、中山日报社下属公司发起的“中山市慧农乡村振兴研究院”(下称“研究院”)正式成立。对此,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梁锦胜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各类社科组织要正确把握和强化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学术研究要努力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希望慧农乡村振兴研究院坚持学术为本、学术立院,秉持学术研究的宗旨,在学术研究赋能乡村振兴、在繁荣我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中彰显自身的价值。”
梁锦胜。
坚持政治性,旗帜鲜明地突显政治底色和本色
梁锦胜表示,社科组织要健康发展,首先和根本的是要始终保持鲜明的政治属性,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底色和本色。
一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政治建设,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并贯穿于社科组织章程、管理、活动各方面全过程。二要高度重视和加强社科组织党建工作,社科组织要注重建立党组织,加强政治引领。三要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把意识形态导向引领和落实管理措施贯穿于社科组织工作全过程,始终绷紧防范意识形态风险特别是学术研究领域意识形态风险这根弦。
“社科组织是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尤其慧农乡村振兴研究院是从事学术研究的,也是我们宣传文化战线的一员,更应鲜明地突显政治底色和本色。”梁锦胜表示,社科联高度重视社科组织的建设,社科组织的健康有序发展是社科工作向实向好发展的主要着力点。
彰显先进性,为社会创新创造提供专业支持
社科组织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生力军。梁锦胜表示,研究院应当彰显先进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学术导向,推动社会创新创造,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担当作为。
“专业方向是学术价值的集中体现,要‘专’得明确才能‘钻’得深入,业有所精、方有所成。”他认为,“学术研究是学术类社科组织的本质属性,是社科学术社会组织建立、生存、发展的根本依托,无论何时何地,内容、质量为王”。
梁锦胜建议,慧农乡村振兴研究院应注重加强对乡村振兴方面的研究,突出自己研究的优势,形成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的研究团队,同时注重团队的相对稳定和年龄梯队结构,为社会组织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核心力量的支撑;也要植根于社会,发育于专业领域,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当多与专家、专业领域的从业人员沟通交流,为后续研究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梁锦胜表示,社科组织作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既是社科组织的重要责任,又是社科组织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的重要体现,更是社科组织实干成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广阔舞台。
在学术发展方向上,社科联将引导社科组织聚焦研究阐释党的创新理论,引导社科组织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支持鼓励开展社科规划课题研究,为中山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同时,要聚合社科力量,奋力写好文化兴城大文章,引导社科组织聚焦挖掘中山历史文化资源,广泛参与相关项目的研究。
在学术活动组织上,社科联支持鼓励社科组织承担、参与学术活动、社科普及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学术类社科组织向社会智库转型升级。在学术成果发表、推介、形成影响力上,社科联也将通过《中山社科论丛》、中山人文社科网等平台,中山社科精品评选扶持等,积极提供途径和载体,推动成果转化应用。
把握群众性,提高团体组织凝聚力
学术类社科组织是广大社科工作者基于共同意愿、自愿结成的群众性学术团体,群众性是社科组织的根本属性之一。梁锦胜表示,研究院要坚持专家学者工作者为主体,要把依章程办院治院作为社会组织管理的核心,把依法依规办会作为必须坚持的红线和必须守好的底线。
梁锦胜介绍,社科联在推动社科组织强化群众性方面,也会进一步加强优化社科组织管理工作。比如,加强各社科组织分类指导,帮助各社科组织完善成立工作和年检前置审批工作,加强对社科组织健全完善章程和各项管理制度的指导,推动社科组织依法依规建立和开展活动。同时积极走访联系社科组织,加强与社科组织的沟通对接,掌握社科组织学术发展动态;也会通过组织专题培训、搭建学术平台、畅通政学交流等途径和方式,为社科组织加强管理、活动开展、人才培养等提供帮助和支持。
最后,梁锦胜寄语慧农乡村振兴研究院在乡村振兴的研究中、在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精神食粮的过程中要体现社科组织的担当作为,在为民服务中要提供最给力的智力支持。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 记者 陈雪琴
◆图: 彭磊铿
◆编辑: 曾嘉慧
◆二审: 黄廉捷
◆三审: 向才志
◆终审:黄少石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