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园虽好,终非故里。”2007年,在事业高峰期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科研条件举家归国发展,面对无数次旁人关于是否后悔的询问,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岳巧云总是这样回答。
归国后,岳巧云长期扎根检验检疫基层一线,钻研H1N1快速检测方法,建立了先进水平的病媒生物DNA条形码检测技术与标准体系,守住国门免遭外来物种入侵。
身载多种荣誉、手握多项专利的岳巧云,如今跨界教育,利用丰富的科研经历培育人才的同时,为中山产业发展注入科技力量。
▲岳巧云
▌毅然归国,建立外来有害生物DNA条形码数据库
岳巧云从中科院上海昆虫研究所博士毕业后,两次获英国皇家学会资助赴剑桥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并受聘于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生物系做博士后、高级副研究员。
2007年底,岳巧云毅然归国并在中山当上了一名检验检疫技术中心的一线检测员。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导师曾两次赶到中山看望她并发出工作邀请,均被她婉言谢绝。
到中山工作的第二年,恰好遇到H1N1甲型流感肆虐。岳巧云在中山港口岸一线协助旅检工作的同时,努力钻研H1N1快速检测方法,并参与卫检实验室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工作,经过不断设计、反复测量、计算和规划,成功组建成了一个集病媒生物形态鉴定和病原体分子生物学快速检测的综合实验室。
2009年5月,岳巧云利用当时国际上刚兴起的DNA条形码检测技术进行生物种类鉴定,短短3天的时间就将口岸截获的未知蛹成功鉴定为红头丽蝇,大大缩短了检疫周期。
“让我最有成就感的还是提出建立外来有害生物DNA条形码数据库,并得到了国家层面的重视和成功获得科研立项。”岳巧云介绍,她承担的是“医学媒介生物DNA条形码检测技术的研究及示范应用”课题,这是检验检疫分支单位首次承担重量级国家课题。
为了保证数据库所收集的生物种类更多样化,她带领团队跑遍全国30多个省市和地区,采集医学媒介标本六百余种共计七万多头,获得DNA条形码数据两万余条。“当时大家头戴矿灯,手拿工具,冒着酷暑,忍着蚊虫叮咬,工作到凌晨两点多。”
先进水平的病媒生物DNA条形码检测技术与标准体系、病媒生物DNA条形码检测平台,成功破解了我国输入性病媒生物检测技术关键共性难题,有效地防控输入性病媒生物的入侵,保障我国生态安全与公共卫生安全。
▌跨界职教,为地方产业发展培养人才
从“科学研究”到“职业教育”,2020年12月跨界职教的岳巧云身份虽变,但科学研究的步伐从未停歇。她认为,职业院校就是为社会的发展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的价值所在。
“来到职业院校后,我逐渐意识到,职业院校的专业和专业群的设置只有和地方产业发展紧密对接,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去年,市总工会为岳巧云成立了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让她有机会继续进行科学研究。
岳巧云介绍,DNA条形码检测技术实际上是一种物种鉴定的分子技术,在医药行业中能够快速辨别药材成分,在食品行业中能够准确分辨出食源物种的真假。“中山是岭南道地中药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生产基地,该技术可以运用到药材鉴定方面,将为该产业提供的技术力量。这也是和我原来从事的科学研究、掌握技术的紧密对接。”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见习记者 黄靖怡
◆图:记者 易承乐
◆编辑:汪佳
◆二审:蓝运良
◆三审:苏小红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