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访谈 | 周俊峰:六方面蓄势发力,高质量打造“强中心”工程
发布时间:2022-06-04

“党代会报告蓝图已定,关键就是抓落实。”6月1日下午,东区街道党工委书记周俊峰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东区街道作为中山的主城区,在现代金融、商务商贸、信息技术等第三产业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接下来东区街道将以舍我其谁的担当、日夜兼程的勇毅、使命必达的决心,抢抓中山建设改革创新实验区的重要机遇,立足融合发展、错位发展、补位发展,从城市、环境、产业、服务、配套、保障六个方面蓄势发力,强化“东承”功能,做好“东承”文章。


▲东区街道党工委书记周俊峰。

01 


错位互补融合发展,蓄势发力提升城市首位度

中山被赋予建设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的重要任务,随着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政策红利的释放,各项重大体制机制改革落地落实,作为中心城区、岐江新城重要组成部分的东区街道也必将注入新动能、激发新活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从而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

“依靠第三产业优势,协同其他镇街融合发展、错位发展,为城市发展做好配套服务,打造出中心城区独特的‘样板’。”周俊峰介绍,从全市看来,东区街道的优势主要在现代金融、商务商贸、信息技术等现代产业体系上,面对发展机遇,东区街道将抢抓机遇、用好机遇,发挥区位优势、平台优势、产业优势、环境优势,强化“东承”功能,做好“东承”文章,与翠亨新区、火炬开发区以及中心城区其他镇街实现融合发展、错位发展、互补发展。

周俊峰表示,为坚定不移实施好“强中心”工程,东区街道主要聚焦城市、环境、产业、服务、配套、保障六个方面蓄势发力夯实发展根基,提高城市首位度。

在强城市方面,坚持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的原则,全力推进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和城市更新,根据主城区发展定位,同步推进招商引资,盘活现有土地资源,向存量土地要发展,打造产城人融合发展空间。强环境,则以水环境治理为抓手,建立健全常态化工作机制推进创文巩卫工作,争取未来3年内,将街道162个小区的雨污分流工作全部落实到位,打造美丽宜居城市环境。

强产业则做大做强总部经济,构筑符合中心城区发展实际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出一批主城区特有的文旅、楼宇经济。强服务则是对标湾区先进城市,优化政务服务,加大惠企力度,打造亲商、重商、爱商、护商的营商环境。强配套,围绕10件民生实事和社区民生微实事,优化教育、医疗供给,兜好基本民生底线。强保障,全面激发党员干部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各项工作。

02 


承接珠江口东岸优质资源,打造湾区一流营商环境

企业的成长壮大也要良好的营商环境,这也是城市引得来企业、留得住人的关键。周俊峰说,后续东区街道将围绕建设“现代服务高地、精品中山示范”的目标,从政策服务、企业服务、政务服务、人才服务4个方面集中发力,抓紧抓实打造区域金融服务产业城、智能制造创新集聚区等发展定位,积极承接珠江口东岸优质资源外溢,全力打造“全市最优、湾区一流”的营商环境。

在优化政策服务方面,发挥好已出台的“产业扶持政策30条”,对总部经济、服务业企业、商贸流通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制造业企业、科技创新、电子商务7大部分集中发力,进一步支持本地优质企业做大做强,并通过龙头带动让更多的优质企业进驻发展。

在优化企业服务方面,东区街道在领导干部驻点联系企业制度、“项目长”制度的基础上,班子成员直接分级挂点负责重点项目引进落地的全流程服务。在优化人才服务方面,增加人才公寓供给,完善青年人才驿站建设,发挥东区街道人力资源产业园作用,持续深入实施“雏鹰展翅”计划,为培养人才、支持人才创新创业搭建更好的平台。

在优化政务服务上,大力推进23项改革措施,通过深化“容缺受理+信用承诺制”改革,推进“就近办理+集中受理”机制,扩大“智慧审批+机器换人”范围,实现“惠企政策+精准推送”方式,建立“首席代办+上门帮办”服务,优化“即来即办+我帮您办”模式,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体验感满意度。周俊峰说,在产业升级方面,东区街道将依托岐江新城重大产业平台,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深度融入湾区产业链布局,做好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

03 


打造文旅休闲打卡地,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塑魂

面对省党代会提出的“要深入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不断凝聚奋进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力量”上,东区街道也有着自己的部署计划。周俊峰表示,东区街道将从彰显历史文化丰富内涵、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促进文化消费升级提质、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增强历史文化传播展示等几个方面讲好中山故事、东区故事,凝聚各方助推“文化兴城”建设。

今年是香山建县870周年。周俊峰认为,应利用好这一时间节点,系统梳理东区人文历史脉络,萃取出最富东区特色的文化精髓。例如,保护利用陈天觉公祠、杨子毅故居等资源,把名人效应转化为东区街道的文化符号;又如全面盘活库充、三溪等古村落历史文化,讲好“称土定城”的香山建县故事等,同时发挥卖蔗埔起义遗址、中山独立团集结地等革命遗址作用,讲好中山红色革命故事。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上,则推进起湾金龙扎作技艺、“陈天觉故事”等申报各级非遗名录,办好“金龙文化盛会”等民俗文化活动,设立非遗工作室、展览馆等,更好地促进非遗传承与创新。

“保护与开发并重,在发展特色文旅产业上,要加快落地一批重大文旅项目。”周俊峰说,东区街道锚定“打造山水文旅休闲打卡地”发展定位,打造精品文旅线路,推动历史文化印记与现代消费主题相融合,打造适合年轻人“口味”的网红打卡地,促进文化消费升级提质。同时,加快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动“香山书房”建设,打造更多贴近群众需求的公共文化空间,加强高品质文化供给,以高品质文化建设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灵魂”。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 记者 陈雪琴 通讯员 薛顺坚
◆图: 记者 余兆宇
◆编辑: 陈家浩
◆二审: 黄廉捷
◆三审: 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