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农办专职副主任陈柳斌:正负面清单为乡村建设划“红线”
发布时间:2022-06-06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围绕“怎么建、建什么、谁来建”,进一步明确了乡村建设的总体原则、具体内容和推进机制,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进一步提升乡村宜居宜业水平。


▲陈柳斌。彭磊铿 摄

近年来,中山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对标看齐先进城市,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在“三农”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基础上,乡村建设稳步推进,升级版“美丽乡村”呼之欲出。近日,市委农办专职副主任陈柳斌接受记者专访,就如何建设更高品质美丽乡村、全市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任务如何落地见效等进行解读。

去年全市休闲农业营收近2亿元

记者: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中山在建设美丽乡村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今年全市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有哪些?

陈柳斌经过几年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山市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截至目前,全市222个涉农村(社区)100%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超70%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和保洁覆盖率达到100%。此外,全市13个特色精品示范村、49个美丽宜居示范村项目和环五桂山“香山古韵”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建设项目正在稳步推进。


▲五桂山龙石叶屋村儿童公园免费对外开放。记者 易承乐 摄

富民兴村产业加快发展,各镇街特色农业品牌效应突出。全市深入实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富民兴村行动,推动横栏花木、小榄镇东升脆肉鲩、神湾菠萝、黄圃腊味等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此外,打造了6条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全市休闲农业占地面积近3万亩,亩产值较传统农业提高30%以上,年接待游客超430万人次,经营收入近2亿元。

乡村治理水平全面提高,逐步探索建立现代乡村治理模式。积极推进乡村治理“百镇千村”示范创建申报工作,2021年,南朗镇左步村、三乡镇雍陌村创建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黄圃镇新地村、五桂山街道长命水村等十个村创建为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社区)。

今年全市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主要以特色精品示范村、美丽宜居示范村、五桂山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抓手,在乡村特色、乡村文化、乡村产业、乡村环境、乡村治理、农村改革等方面,建成一批符合群众期盼的标杆项目、精品项目,推动全市乡村振兴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美丽乡村建设不是穿衣戴帽

记者:当下中山乡村振兴在规划设计等方面存在哪些短板,如何破解?

陈柳斌美丽乡村建设不是穿衣戴帽,要有特色有内涵,近年虽然打造了一批美丽乡村建设特色样板工程,但一些村(社区)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时,项目规划设计不尊重历史文化、风貌特色和乡村生态的情况还时有发生,与全市提出的乡村振兴要“一村一策”还有一定差距。

例如,各镇街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时,对乡村特色的挖掘和自然景观的提升等方面仍不足,项目设计偏向于照搬照抄城市景观的手法,甚至不结合村庄实际盲目大拆大建的情况也有发生;再有就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整体成效还不够明显,尤其是对乡村生产和生活的边界梳理不够清晰,缺乏井井有条的秩序和格局。

对此,市乡村振兴办专门编制了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正负面清单,以提高美丽乡村的建设水平,建设一批富有香山风韵的美丽乡村。通过正负面清单的编制,提升镇村干部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高中山市建设美丽乡村的效率,减少不合理的建设成本,避免踏入“城乡一面,千村一貌”的形象工程误区。通过实施正负面清单,规范美丽乡村建设,督促各村居在规划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以清单作为参考和导向,及时调整美丽乡村建设方向,避免美丽乡村项目建设误入禁区,造成资源浪费。

鼓励设立乡村振兴投资基金

记者:中山市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推动社会资本更好服务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

陈柳斌一直以来,乡村运营都是个大课题,也是一个大难题。如何将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带来人流、资金流、现金流,近年来中山也做了一些尝试和创新,希望实现社会资本和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一方面,将以村级低效工业园升级改造为突破口,采取“政府+集体”“企业+集体”“集体+集体”等方式,加快推进村集体旧厂房联合促改和整治提升;另一方面,将鼓励村集体参与和发展“文旅+”等新型产业项目,积极探索美丽乡村运营模式,推进资源变资产。到2024年,力争全市农村集体经济资产总额达到540亿元。


▲凭借着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地缘优势,南朗合外村的特色农业发展得如火如荼。图为合外村秀美的风景。记者 文波 摄

今年4月份,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2022年)》,鼓励金融服务赋能乡村振兴。接下来,中山将大力推进“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行动,鼓励金融机构、国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积极参与美丽乡村、乡村振兴示范带、示范镇和特色精品村建设和农业新产业新业态联动创新发展等,实现城镇村金融资源供给和服务同等化。鼓励社会资本探索通过全产业链开发、区域整体开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设立乡村振兴投资基金、建立紧密合作的利益共赢机制等模式,稳妥有序投入乡村振兴。

鼓励成立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实体

记者:乡村事务细、散、杂,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如何借助社会组织的力量,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广泛参与到乡村振兴工作中来,共同建设更高品质美丽乡村?

陈柳斌乡村振兴涉及层面繁多,乡村事务细、散、杂,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同时,乡村振兴也是各级政府一把手工程,在全市乡村振兴工作推进过程中,需要多方有情怀的主体合力,才能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

今年2月份,民政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专门发布关于动员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通知,高度重视动员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中山将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启动一批社会组织帮扶合作重点项目,打造一批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服务的特色品牌,推广一批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同时,希望一批与乡村振兴相关的一些社会组织,整合、深耕和拓展“三农”领域的智力、政务与产业资源,全面服务中山乡村振兴工作,为中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智力支持。

一直以来,中山鼓励、引导、支持成立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实体,全力打造乡村振兴专业队伍,助力中山乡村全面振兴。为了凝聚有道德声望的老同志、企业家、乡贤、专业技术人员、本地和外地人才等参与到村(社区)乡村振兴工作中来,中山市目前已有55个村(社区)成立了乡村振兴促进会,推动形成共谋、共治、共评、共享的乡村振兴格局。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 记者 陈雪琴
◆编辑: 侯海影
◆二审: 蓝运良
◆三审: 吴森林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