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三乡镇大布小学非常重视劳动教育,积极探索构建劳动特色教育“1+N”模式。学校把劳动教育纳入办学章程,把劳动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依托学校现有资源,学校提炼出富有自己特色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同时还开辟校内外实践基地,开发“生活、校园、家务”三个层面劳动教育,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劳动,激发劳动兴趣,培养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德育处带领劳动社团到工厂学习“工匠精神”。
▌打造校本特色劳动教育课程
大布小学落实国家课程中的劳动教育,搭建“四园联动”校本课程。校园劳动课程,以自主管理涵养品德;田园劳动课程,以亲身体验提升能力;家园劳动课程,以持之以恒培育习惯;社园劳动课程,以联动参与发展素养。
▲班主任带领学生开展班本课程。
例如,班级“责任田”作为田园劳动课程之一,让学生学习耕种养收,二十四节气,体悟自然规律;家园劳动课程,制定年级劳动任务清单,布置钉钉班级劳动作业,评选寒暑假劳动“萌”主等,通过“家长课堂”的引导和劳动手册的指导,形成家校合力,外化劳动行为,培育劳动习惯养成。
▲学生到校外劳动实践基地(泉林山庄)开展学农活动。
特色班本课程,例如小神龙班的劳动·爱课程,农田除草、稻谷收割、食物制作、非遗体验……每一节课都体现了劳动教育的内涵与样态。
大布小学还与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签约成为劳动教育共同体,以“传承红色文化”为前提引进一系列劳动课程,让党建引领劳动,让红色校史与劳动教育相融合。
▌打造多维劳动教育实践平台
在大布小学,校园内建立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基地,屋顶农场、劳作室、劳博馆等,是学生开展劳动课程的重要平台。除了常规的劳动实践,学校根据不同节点开展主题突出、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活动。例如“农作物义卖”传递爱心,“变废为宝”启发创新思维……这些主题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师生的劳动热情,极大地增强了师生的劳动技能。
校园外,三乡公益食堂是大布小学劳动教育校外实践基地之一。学校会不定期组织学生来这里开展劳动体验,通过洗菜做饭为长者服务等亲身体验,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光荣和快乐。此外,学校还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资源链接,通过社会多维实践场所,增加学生的劳动体验方式。如农耕体验,可以获得劳动启蒙;如工厂体验,可以感受工匠精神;如社区服务,可以打造奉献品格。通过多种形式平台的搭建,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唤起了学生们学习劳动知识的兴趣与投身劳动实践的动力。
日前,大布小学两个劳动课题已正式立项,将从劳动素养评价、多学科融合方面进行实践研究。
▲学生用农作物进行“学雷锋”爱心义卖活动。
▌保障劳动特色教育顺利开展
为了保障劳动特色教育顺利开展,学校成立劳动教育工作指导小组,优化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同时还充分调动社会力量,与企业、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基地合作,以“共享教师”的方式引入一批兼职教师。学校还通过聘请家长、校外活动场所指导教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充实到劳动教育教师队伍中,不断提高劳动教育教学质量。
目前,学校已建成以劳动基地为载体,以劳技教育与科普教育、艺术教育、自然教育等相融合为教育特色的行之有效的劳动教育模式。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通讯员 古伟荣 记者 徐世球
◆图、视频: 通讯员 提供
◆编辑: 徐世球
◆二审: 汪佳
◆三审:程明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