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榜样(97)马军:支教三年,让林芝一中走上数字化教学道路
发布时间:2022-07-25 来源:中山日报

三年前的盛夏,中山纪念中学信息化技术教师马军毅然奔赴西藏林芝,开始了长达三年的支教。三年的支教工作,他让林芝一中校园踏上数字化“高速路”。因为工作出色,马军获评2021年学校优秀援藏教师、2021年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突出贡献奖、2020年和2021年中山市优秀教师、2022年第一季度“中山好人”、2022年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优秀干部人才、2022年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优秀教师等。近日,记者采访了这名经常称自己心依旧在林芝的教师。

▲中山纪念中学信息化技术教师马军。

调整心理状态克服高原反应

马军援藏的想法来源于父亲的言传身教。马军的父亲不仅参加过中国到巴基斯坦的中巴友谊公路(喀喇昆仑公路)的建设,还经常对他说人和人之间要互相帮助,别人有困难,就要想办法帮他。受到父亲的影响,他也想做一件援助他人的事。2019年8月9日,他在家人的支持下,正式成为广东省新一批“组团式”教育援藏人才中的一员,前往林芝一中开展支教。

林芝市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平均海拔3100米。初到林芝,马军像很多第一次进藏的人一样出现高原缺氧反应,常常出现头痛难眠的症状。“第一年,晚上常常睡不着,白天工作只能靠毅力挺着。”马军说。

另外,林芝气候高寒高冷,早晚温差大,紫外线强,与广东存在1个半小时左右的时差,上午下班要到下午1点多,这些差异都是马军曾面临的挑战。

不过,马军并未打退堂鼓,而是通过不断调整心态适应高原的生活环境。“以克服高原反应为例,除了及时吸氧,心理作用也很重要,我尽量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不会一直想着身体不舒服这回事,时间长了也就慢慢适应了。”他说。

硬件和软件升级,打造数字化校园

在林芝一中,马军担任教育信息化办公室主任,主要负责学校信息化工作。刚来时他发现,该校有教学一体机,也有很好的校园网络,但老师用一体机上课的并不多。为了让老师们更快上手网络视频课程的制作,他编写了“视频课程制作问与答”问答集,方便老师们遇到困难时查阅。仅2020年3月,老师们就录制了涵盖各个学科的录播课595节,全校参加录播教师185人,占全校教师87%。

2021年下学期,马军主持开发了智慧校园管理平台和数字化校园二期两个项目。其中基于钉钉的智慧校园管理平台,用于校务管理、后勤管理、教务管理、教学教研和其他应用,为学校的智慧管理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持;数字化校园二期项目包括54套智慧黑板,一套校园电视台,14套常态录播系统,扩展升级网络、监控、门禁、广播系统等。

此外,针对西藏地区高中学生电脑基础弱的特点,他在周末的社团课中开设了趣味编程课程,利用《极客战记》平台开展游戏化编程学习活动。在《极客战记》中,学生通过编写不同的代码来操控游戏主角的行为,通过循序渐进的游戏过程,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编程知识。

▲马军在指导林芝一中学生如何“玩”电脑。

希望下一批支教队伍延续信息化工作

时光匆匆,马军的三年支教旅程已结束。 2022年7月3日,他从林芝回到中山。

7月5日记者采访时,马军刚从菜市场买完菜回到家里。“从高原回到中山会不会不适应?”记者问。“我总感觉自己还在林芝,脑子里都是与当地老师工作的画面。”他笑着说,“不光是心理没适应,身体更是处于‘醉氧’阶段,一直想睡觉。”

总结支教的经历,马军表示,目前林芝一中信息化硬件基础才刚刚搭建好,后期需要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希望下一批支教老师去之后,能延续他们所做的信息化工作,将升级好的硬件和软件进行管理、推广和使用。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